第七十七集团军某旅精准育才激发士兵骨干队伍干事创业热情——
“成长直通车”开到军士心坎
■左超超 龚俊豪 解放军报记者 武诗韬
大山深处,战车轰鸣,一场多要素全流程综合训练拉开帷幕。
“受染面积约3000平方米”“洗消分队立即开展洗消作业”……通过“染毒地带”时,第77集团军某旅防化侦察员、一级上士尚道鹏身穿防毒衣,一面在检测面板上快速操作,一面手持对讲机将判定信息反馈给指挥所,冷静处置特情。
训练结束,尚道鹏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投入到某新型防化装备故障排除任务中。
该旅官兵进行车辆洗消作业。陈江林摄
“这位演训场上的‘降魔尖兵’,3年前还是个防化专业的‘门外汉’。”防化连连长告诉记者,以往成为防化专业训练尖子需要5至8年,而尚道鹏仅用了3年,这得益于旅队推出的军士“成长直通车”培养计划。
那年,旅队调整改革,作为原单位体能训练尖子、专业骨干的尚道鹏来到新组建连队,转岗到陌生的化学检测专业。从零开始,他顿感优势全无,一度有些迷惘。
无独有偶。大学生士兵彭著源入伍后因表现突出,服役满一年便提前晋升中士。但新岗位专业性强,他即将面临选晋二级上士,却还未通过中级职业技能鉴定,一度倍感压力。
这些情况引起了旅领导的注意。他们调研发现,初、中级军士队伍中,存在军衔与能力不对等、资质与岗位不匹配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要加快军士人才队伍建设,打通职业发展堵点,通过系统科学的规划指导,提升干事创业热情。”旅党委研究决定,全面推行军士育才规划。机关指导营连根据特长优势、个人规划,搭建军士“成长直通车”,详细规划成长路线:转岗跨专业军士,采取以老带新方式,确立“专精一项、掌握多类”培育目标;提干考学军士,针对性推出训练“套餐”,外请教员授课辅导,全面提升专业素质;面临选晋军士,区分不同水平开设培训班,分阶段进行培训和考核……
实践中,旅队优化完善专长化任教模式,通过理论研学、技能强化、观摩纠错、难题会诊等方式夯实军士理论基础,机关将优秀教案汇编下发,让精品课件得到循环利用;推动军士交叉任职,拓宽锻炼路径,让优秀专业骨干、管理能手进行巡回示范交流,让教员队伍流动起来;用好院校送训指标,发挥军地资源优势,鼓励优秀军士报考职业技能鉴定,让晋升之路更加通畅。
“‘成长直通车’开到了我们心坎上!”尚道鹏对记者说,按照旅队成长规划,他积极参加跨专业培训、优秀“四会”教练员评定、“三会一好”优秀政治教员比武,希望快速成长为一名上车能操作、上阵能指挥、上台能授课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与初、中级军士群体成长晋升压力大不同,个别高级军士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觉得以前所学已经够用,能够维持现状即可,逐渐出现“干得多就错的多”“不出问题就万事大吉”的思想偏差。
雷班长在修理岗位工作20余年,晋升为二级军士长后工作热情有所下降,专业水平随之下滑。一次,上级新配发的装备出现故障,几名年轻战士束手无策。雷班长虽不了解新装备,但自恃经验丰富,未与厂家沟通便直接进行修理,不料中途卡壳,最后厂家派人来队才将装备修好。
随着部队新装备不断列装、战场环境愈加复杂,对军士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该旅研究决定,在全旅范围内开展高级军士集中轮训,涵盖侦检、侦察、修理等10余个专业,考核不过关就进行“回炉重造”;常态化组织专业技能集训,让高级军士牵头担任组织者、施训者,给他们下任务、压担子,调动工作积极性,激励他们争当兵专家、兵教头。“面对新装备新领域,我们也感到了本领恐慌,‘回炉重造’是能力提升的一次契机。”雷班长说。
该旅领导告诉记者,以前,会出现初、中级军士想进步但没位置,高级军士有位置却不能发挥好作用的现象。现在,军士育才规划让有为者有位、让有位者愿为,不仅加速了初、中级军士的能力提升,也激活了高级军士的干事热情,为旅队储备了大量专业人才。
今年以来,尚道鹏信心满满,正朝着“成为高级军士”目标迈进;彭著源明确了进步方向,埋头苦干、固强补弱;雷班长也振奋精神,带教出一批专业骨干……在该旅各个岗位上,军士人才队伍干劲满满,在工作和训练中勇挑重担。
“军士是军队建设发展的基础骨干力量,建强用好军士队伍,对推进战斗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旅领导告诉记者,他们将按照“前移关口、精准培养、提质增效”的思路,建立“军士预备人才库”,进一步拓展完善培养办法,推动军士人才竞相涌现,不断为部队战斗力建设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