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集团军某旅“铁七连”弘扬优良传统加强党组织建设——
接续传承,锻造铁的战斗堡垒
■姚欣彤 中国军网记者 杨 晶 陈竹青
第82集团军某旅“铁七连”党员骨干在训练中冲锋在前。李继祥摄
编者按 党支部是党在我军的神经末梢,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团结巩固部队、完成各项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基层建设,必须扭住党支部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抗战时期,第82集团军某旅“铁七连”前身部队被上级授予“铁的模范支部”荣誉称号,彰显了其战争年代坚定党性和纯洁底色。走进新时代,“铁七连”传承历史荣誉,从召开党员大会群策群力,到“党员领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再到党员编入战斗小组结对帮带,让“铁的模范支部”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为强军兴军注入强劲动能。
◎党员大会群策群力
集智议战研训 聚力攻坚提效
前不久,第82集团军某旅野外训练场上,一场对抗训练火热展开。接到命令,“铁七连”党员刘超宇、王项如作为红方,带领车组伪装在阵地一线,而另一边则由党员吴剑飞扮演蓝方,带领车组坚守在某高地上。只见红蓝双方模拟实战场景,巧用谋略在阵地上展开激烈对抗。
走下训练场,听到兄弟连队战友们“针对性极强”“战斗力提升明显”的评价,该连党支部书记姚佳宇感到,如今连队常态化开展对抗训练取得明显效果,得益于每逢大项任务前,都召开党员大会,围绕阶段性目标攻关汇集“金点子”,凝聚党员力量。
这一优良传统,源远流长。抗战时期,该连前身为八路军115师教导二旅四团七连。1942年,连队党支部组织整风学习反思,在随后的作战任务中充分集聚党员骨干力量,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被山东滨海军区授予“铁的模范支部”荣誉称号。
近年来,伴随使命任务拓展,“铁七连”踏上了战斗力跃升的“快车道”。那一年,连队接到上级“组建蓝军”的命令,没有任何经验的他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可由于精力有限、研究不深,“不仅‘蓝军’的战术战法没吃透,‘红军’的训练课目也落下了不少”。
“只有跳出单一模式学会换位思考,同时具备红蓝两种思维,才能完成艰巨任务。”一次支委会,大家讨论感到,必须赓续连队优良传统,把一线战斗堡垒的作用发挥出来,激励引导党员骨干为组建“蓝军连”贡献智慧力量,更好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从那以后,每逢大项任务,党支部都依托党员大会进行任务筹划,让党员骨干群策群力贡献“金点子”,帮助进一步提高党支部议战议训质效。
一次,连队接到上级演训命令,前往陌生地域执行侦察任务。出发前,党支部决定结合当月党员大会进行议战研训,鼓励党员集智研讨、出谋划策,以更好达到统一思想、部署行动的目的,保证任务高质高效完成。
“建议选派熟悉地形的人员组成先遣侦察队,加强作战行动的针对性”“侦察队应具备较强的隐蔽机动能力,负责深入‘敌’占区域,对重要目标精准定位后实时回传情报”“此次任务风险较高,各要素必须围绕协同作战开展紧密配合”……会上,党员王永志率先说出想法后,大家纷纷加入讨论。
党支部吸纳大家的“金点子”后,研究形成一套科学严密的任务执行方案。最终,他们在深夜向目标地域进行渗透,成功侦察回传情报,圆满完成任务。
◎“党员领题”立起标杆
带头加钢淬火 破解战训难题
塞北草原,大漠孤烟。一次演训任务中,“铁七连”作为突击队直插“敌”后。战况激烈,连队官兵“伤亡”很大。危急时刻,党员宋海傲挺身而出,带领几名战士火线冲锋打破“敌”火力封锁,为后续部队开辟通路,最终扭转战局。
党员传承优良传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这一幕,与连队光荣战史中的一段记录遥相呼应。1942年6月,连队前身部队奉命挺进山东临沂贺城村,正值日寇计划在麦收时抢夺百姓的粮食。接上级武装保卫麦收的命令后,连队21名党员骨干组成突击队,经过激烈战斗成功拔除日军据点,消灭了前来支援的日军,被百姓亲切地称为“铁七连”。
前几年连队转型建设中,面对新装备与人员融合度不高、战斗力生成较慢等难题,个别官兵信心不足,干劲有所松懈。“战斗力生成等不得、慢不得!”党支部一班人统一思想后,主动发扬优良传统,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官兵边摸索边训练。在此基础上,他们以任务为牵引,建立“党员领题”机制,党员骨干发挥岗位专长领题攻关,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以模范行动带动大家攻坚克难。
做法一经推广,收到良好效果。党员马永贞军事素质过硬、组训特长突出。在一次跨昼夜训练中,连队需要探索新战术战法,他主动受领课题,担任战术攻关组组长。他带领班组成员加班加点研究试训,形成了一套操作性强的方案,被上级推广。
还有一次执行演训任务,该连战车向纵深突击时突然遇“敌”,前进受阻。紧急情况下,党员韩泺主动受领开辟通路的任务,请缨成立“党员突击队”。他冷静判断“敌”情,迅速明确分工,灵活运用自己擅长的专业技能指导破除障碍,精准引导后方战车快速通过,圆满完成任务。
记者了解到,随着“党员领题”活动深入开展,党支部还在公示栏设置“‘铁的模范支部’党员标杆”栏目,定期表彰在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党员,激励大家自觉弘扬“党员标准就是连队标杆”的精神,让先锋模范作用时时处处彰显。
队伍越过硬,组织越坚强。如今,该连党支部始终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采取常态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引导党员骨干在战备训练、重大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挺起新时代党员使命担当。
◎党员编入战斗小组
结对帮带强能 实现互促共进
“感谢你对我的帮带,让我在思想上、训练生活中都有了长足进步。”不久前,该连战士马骐在连队比武中夺得第一名后,向战斗小组中结对帮带他的党员吴晨炜表达了谢意。
姚佳宇向记者说起了这项机制的由来。此前有一次,连队在野外单独驻防,由于远离主营区,个别官兵的自我要求、工作标准有所降低。为调动全连官兵的工作积极性,党支部研究决定,以战斗小组为单位推行党员帮带机制,让一名素质过硬党员和几名团员、群众结对组成战斗小组,帮助小组成员取得全面进步。
“1941年,连队前身部队在任务中直面日伪军400余人和7辆坦克进攻。很多战士第一次见到坦克,不知道如何应对。连队便任命各党员为组长,成立了多个战斗小组,由党员带头讲解对付坦克的战法,最终击溃敌军。”重温战史,支部一班人更加坚定了传承发扬好党员帮带这一优良传统的责任感。
战士小秦初到连队时,适应能力较弱,有几次考核没通过。了解情况后,连队将能力素质过硬的党员李光辉编入小秦的战斗小组,对他进行帮带。那段时间,李光辉在生活中及时关心小秦,帮他疏解心理压力,引导他适应各项生活制度;训练中手把手教他经验技巧,陪他一起加练。为帮助小秦体能考核达标,李光辉还针对他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一套“分段强化”的训练方法精准补差。最终,小秦各项技能都取得了明显进步,考核成绩达到优秀。
机制落实后,训练场上处处可见战斗小组成员一起研战研训的身影。在党员帮带下,小组成员工作方法和思想状态都有了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连队还完善了“群众评议党员”机制,小组内部成员定期对党员提意见建议,进行监督督促。“有了群众监督,自身积极性也提高了,帮带工作更加尽心尽力,形成了良性循环。”党员李龙江感慨,现在战斗小组不仅在日常训练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在紧急时刻、关键任务中显现出独特优势。
前不久,连队在对抗训练中负责对作战地域进行防卫部署。连队迅速按照战斗小组进行分工,协同高效地展开工作。在党员带头示范和精准指导下,大家团结一心,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任务,受到上级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