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军区某旅雷达技师王鹏文——
“试”出来的“雷达小百科”
■冯 杰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李 伦
王鹏文正在核对设备电路数据。张相奎摄
立秋时节,暑热未消。某高原演训场上,一场夜间实弹射击演练正在紧张进行。突然,阵地上传来一阵刺耳的故障警报,现场气氛骤然紧张。
故障来自一台雷达车,现场技术骨干轮番上阵,却始终未能找到故障点。
“让我试试!”正当大家不知所措时,西藏军区某旅雷达技师王鹏文拎着工具箱赶来,钻进闷热的雷达方舱。
在战友们心中,王鹏文口中的“试试”,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拥有深厚专业知识储备的自信。
伴着扳手与螺丝刀的碰撞声,王鹏文迅速定位故障部件,判明故障原因,过了一会儿,雷达车恢复运转。
事实上,这位被战友们称作“雷达小百科”的技术能手,刚入伍时连碰一下雷达按键都犯怵。
2003年,王鹏文从云南入伍来到部队,成为一名雷达兵。一次专业协同抽考,看着操作台上的一个个按键,他紧张得额头冒汗,迟迟不敢下手,最终因动作失误导致整个班组考核失利。
“敢碰才能懂,敢试才能会。”复盘时,班长看出他的窘境,鼓励他不要有畏难情绪,告诉他沉下心付出,专注提升专业能力,“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面对故障自然就会自信起来”。
王鹏文将班长的话记在了心里。拉开王鹏文的抽屉,8本学习笔记见证着那段刻苦钻研的时光:厂家技师来检修装备,他记流程、学操作,连拧螺丝的力度、测数据的角度都细心地一一记下,反复琢磨;新型雷达列装,他抱着说明书钻进方舱,将方舱内按键研究了个遍,硬是对着新装备“试”了整整3天,画出了第一份新老装备对比图……就这样,王鹏文一步步成为了雷达专业的技术能手。
去年,一场极限试验任务下达,王鹏文再次迎接挑战。操作方舱的桌子上堆放着数十套图纸,每套图纸上都用红笔圈画得密密麻麻。红笔圈画的地方,是一组组试验失败数据。数据旁边记录着一个个“偏差原因”:“信号干扰源未屏蔽”“参数切换延迟0.3秒”……
雷达班班长徐瑞记得,那段时间,王鹏文像着了魔,眼睛常熬得通红。
“错得多了,反而更清楚该往哪里使劲。”回忆当时,王鹏文这样总结。无数个日夜后,王鹏文完成试验任务要求,成功摸索出一次性连续记录侦察校射操作方法,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20多年“试”出真功夫。如今,王鹏文已经成为单位专业领域的首席教练员,和战友们共同在高原上为雷达运行提供坚实技术保障。“试试”二字背后,是一名军人对专业技能的不懈追求和对使命的矢志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