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老 精神永存
——专题片《山河铭记》采访手记
■迟 鹏 鄢文俊
一枚枚勋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107岁的马志选老人挺直脊梁,颤抖着行了一个军礼。这个军礼,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从2025年春末开始,专题片《山河铭记》摄制组兵分多路,开始了历时3个多月的拍摄采访。70位抗战老兵(其中26位年过百岁),通过镜头讲述他们亲身经历的烽火岁月。这些鲜活生动、情感真挚、极具历史价值的采访,成为了本片最大的亮点。
“在最早的策划阶段,我们根本不敢想象还能够采访到这么多位抗战老兵。”导演刘干这样说道。
从2025年年初开始,《山河铭记》便开始启动创作。在接近3个月的脚本初稿打磨过程中,摄制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健在的抗战老兵。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政治工作局以及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等单位的大力协助下,摄制组拿到了一份名单。看到一个个历经战火洗礼的名字,摄制组成员兴奋之余,更多的是感到肩头沉甸甸的使命。
“一部国家级历史题材专题片,从一句解说、一声同期、一个镜头开始,便注定肩负着非凡使命。”导演胡渝在自己的采访手记中郑重写道。面对这些年事已高的抗战老兵,摄制组成员都深深感到,这是一次极具挑战的采访行动,要与时间赛跑,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珍贵影像。
摄制组的首次采访任务从山西开始。得知107岁的老红军马志选可以接受采访的消息,摄制团队当即直奔太原第五干休所。马志选老人在抗日战争中亲历过夜袭阳明堡,打过响堂铺伏击战,经历过狮脑山阻击战。这样丰富的抗战经历,在今天依然健在的老兵中间绝无仅有。
见到老兵马志选的时候,他精神状态很好,但发音让人难以辨明含义。就在记者有些犯难的时候,导演陈亚琪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每当马老努力说完一段话,他总会露出一个笑容。就是这个亲切真挚的笑容,让我坚定了一定要把这个采访做好的信心。”
在家人帮助下,老人换上了军装。挂满襟前的勋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他的脊背依然挺直,军人的风骨丝毫未因岁月而褪色。渐渐地,记者适应了老人的四川方言。他说:“狮脑山,我在385旅当侦察员,日本人进攻火力很猛……”那一瞬间,记者激动不已——他依然清晰记得这些硝烟弥漫的细节。对夜袭阳明堡战斗,通过老人的讲述,我们仿佛看到那个19岁的侦察兵借着月光匍匐前行,用两天两夜摸清日军机场的布防。当讲到赵崇德营长牺牲前的遗言——“不要管我,快……快去炸飞机”时,他的声音哽咽了。
采访结束时,马志选老人用颤抖的手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那一刻,在场的摄制组成员眼眶都湿润了。
这样的感动在本片的采访过程中,还有多处。
摄制组在山东临沂见到98岁的赵合老人时,他抬手摸了摸右颈——那里至今埋藏着一颗日军子弹头。80年过去,弹头早已与血肉长在一起,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也成了一枚无声却滚烫的“岁月勋章”。“下雨阴天就发沉,头这一边难受……”老人平静地叙述着。这颗子弹是1945年攻打蒙阴县城时留下的,从他门牙射入,卡进颈部,直到多年后因不适就医拍片时才被发现。
在苏州,98岁的陈和飏老人熟练地用语音操作智能音箱播放《铁道游击队之歌》。看到年近百岁的老人把智能设备使用得有模有样,现场采访的导演李子怡有些吃惊。陈和飏老人依旧爱听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他翻看着记载战友事迹的旧报纸,那是花8年时间整理的牺牲战友的资料。“我们团在解放战争中牺牲了560多人,好多人都没留下名字。”老人的声音低沉下来,“今天的好日子,是他们用命换的,不能忘。”
当103岁的新四军老战士宋毅戴上助听器,回忆起抗战胜利那一天时,他深情地说:“打败日本鬼子的时候,我们多高兴啊,帽子都甩到天上去了。”在病床上意识模糊、吐字不清的94岁八路军老战士李联仓,开口第一句话便是:“抗日战争胜利了!中国人民胜利了!”那一刻,现场所有摄制人员无不动容,感受到了强烈震撼。这一场景也成为《山河铭记》的经典一幕。
镜头下的抗战老兵是历史见证者。他们的一言一行,讲述的每一个真实故事,都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财富。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或许忘记了很多事情,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抗战勇士的那份伟大自豪和荣光。
精神传承,往往具有跨越时空的力量。
在历时近3个月的采访过程中,多路摄制组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重走烽火路的寻访行动。他们重返历史现场,聆听抗战故事,用镜头穿越时空。摄制组最终在有限的周期内,拍摄了近百T的4k超高清素材,其中抗战老兵采访内容接近60T,每位老兵平均采访时长约为1.5小时。一帧一秒,一景一镜,最终汇成5集专题片《山河铭记》。
一部成熟的作品,背后凝聚着从监制、策划、统筹、撰稿,到执行、编导、摄影、剪辑、包装、音乐、宣推等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山河铭记》监制孙利回想整个创作过程说道:“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拧成一股绳。今天我们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就是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当鲜花漫过当年的战壕,山河会永远记得每一位英雄的笑脸,星辰更会记得他们永不褪色的誓言。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不会老去,而是哪怕容颜已改,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兵心。当98岁的新四军老战士杨萍在镜头面前高唱国歌的那一刻,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80年前那场伟大胜利的意义。
采访结束时,赵合老人被问及想对今天的年轻人说些什么。他沉默片刻,缓缓说道:“现在的生活,过去想都不敢想。吃不愁、穿不愁,日子安静幸福……我们那时吃不上饭、整天东跑西跑,没有一天安宁。虽然艰苦,心里痛快。”他摸了摸脖子,微微一笑:“只有经历过那些,才有今天的日子。我们不为我,为的是子孙后代。”
老兵不老,精神永存。《山河铭记》是对抗战胜利80周年的纪念,也是对老兵精神最深情的传承。岁月早已改变了山河的模样,但山水间的记忆永不褪色。我们从来不曾忘记,他们所向往的那个幸福人间。
扫码观看专题片《山河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