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之路丨抗日英雄吉鸿昌将军后人昂首走过天安门
■中国军网记者 曹蒙洁 通讯员 李子成
图为吉家坤。许洋摄
9月3日,空军方队“00后”受阅队员吉家坤踢着正步昂首走过天安门。对他而言,这不仅是中国军人的荣耀,更是英雄传人的荣光。当天晚上,他在日记本上写道:“您浴血守卫的山河,您满心期盼的盛世,由我来守护!”
吉家坤的柜子里,珍藏着一张照片和一本书。
手掌般大小的照片上,定格着吉家坤入伍前与爷爷奶奶的合影,爷爷身着老式军装,精神矍铄,胸前的荣誉勋章熠熠生辉;而那本名为《英雄故里》的书,已经被翻到卷边,封面上吉鸿昌将军雕像庄严矗立。这张照片和这本书陪伴吉家坤走过练兵场、来到阅兵场,对他有着特殊意义。
吉家坤的曾伯祖父是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爷爷吉丙元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父亲吉凤阳也曾投身军营,将全部青春献给国防事业。
“我曾在吉鸿昌建立的小学和中学读书,我家前面就是‘吉鸿昌将军故居’,从家到‘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只有几百米距离。”成长于中原热土,身上流淌着英雄血脉,小时候吉家坤常常听爷爷讲起吉鸿昌抗日救国的故事,对这位长辈十分崇拜。他渴望成为一名军人,在军营建功立业。
2021年,大学毕业的吉家坤义无反顾参军入伍。临行前,爷爷拍了拍吉家坤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你要代表吉氏家族,传承吉鸿昌将军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新兵训练时,吉家坤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各种比武竞赛他都主动报名,誓要夺第一、拔头筹。身边的战友得知他是吉鸿昌将军后人,也给予他很高的期许。
然而,“英雄传人”的光环并不能代表一切。下连后,随着训练课目难度加大,吉家坤这颗众人瞩目的“新星”逐渐黯淡下来。一时间,他信心受到打击。
成长落差让吉家坤不知道该怎么办。迷茫之际,他拨通了爷爷吉丙元的电话。听完吉家坤的叙述后,吉丙元讲起了吉鸿昌的抗战故事:吉鸿昌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强令“出国考察”,他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利用这个机会环游欧美,积极发表抗日演说,寻求国际声援。吉鸿昌回国后,变卖家产购买枪械,组织抗日武装,并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吉鸿昌率部将日伪军驱出察哈尔,却遭蒋介石反诬,被何应钦指挥的16个师和日军夹击,弹尽粮绝而失败,随后前往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
“吉鸿昌将军经历这么多的失败,都从未轻言放弃。他的内心只有一个信念:抗日救国。家坤,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要坚定必胜信念,找准奋斗方向,坚持下去,你终会成功。”爷爷的话,让吉家坤重振信心,全身心投入到后续训练任务中。
为了提升上肢力量,他举哑铃、练单杠、做俯卧撑,浑身被汗水打湿依旧坚持;为了挑战极限,他负重冲刺跑、折返跑、耐力跑,武装五公里跑咬牙坚持冲刺到终点……凭着这股韧劲,吉家坤在体能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被连队评为“训练标兵”。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得知有阅兵任务时,吉家坤第一个报了名,光荣地成为一名空军方队受阅队员。
平日里打下的扎实基础让吉家坤能够快速适应阅兵训练。训练场上,他对自己严格要求,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每一个动作都追求卓越。训练间隙,吉家坤还积极为战友们讲述吉鸿昌的抗战故事和英雄事迹,激发队员训练热情。
在方队开展的“红色讲堂”上,吉家坤登台讲述曾伯祖父的心路历程:“吉鸿昌被捕后,面对敌人迫害逼供,他庄严宣示: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已是我毕生最大光荣。临刑前,他以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正气浩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讲到这里,吉家坤动情地说:“战友们,我们现在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那些生命永远定格的革命前辈,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要练强打赢本领,守护家园、捍卫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