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之路丨我在北京,请你看“海”
■中国军网记者 崔然 王凤祥 通讯员 黎明宇 刘馥嘉
9月3日盛大阅兵
你一定记得长安街上的“浪花白”
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1岁的海军少年
带着大海的期许
阔步走过天安门
在阅兵集训点
记者走进海军方队年轻人的心灵世界
仿佛在首都北京见证了一片汪洋大海
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是可爱的“00后”们的豪情!
海军军旗擎旗手丁晓东。
作为所有受阅方队中年龄最小的军旗擎旗手,他说:“走过天安门广场,我的心跳与脚下的正步同频,胸膛填满了海军军旗的光芒。”
护旗手邸昊阳。
邸昊阳是所有受阅队员里年纪最小的一位,在海军方队这艘“战舰”上,实现了最光辉的“守护”。他说:“年龄不是束缚,而是让热爱更有份量的注脚。”
护旗手纪宜辰。
纪宜辰在阅兵训练期间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即将走上一线战位驰骋大洋的他说:“使命给到的时候,不管有什么困难都要克服。”
受阅队员陈秉康。
陈秉康曾是海军某陆勤单位的一名“深山水兵”,当兵期间创作出歌曲《星空下的星》,后考入大连舰艇学院,成为一名军校学员。对他来说,不论战位在哪儿,“跟着人民海军就能仗剑大洋”。
受阅队员朱文伟。
带着未能入选战友的姓名牌来到北京,朱文伟说:“我代表我自己,也代表你们,一起光荣受阅!”
受阅队员刘松源。
刘松源是海军方队里的“创作达人”,曾在阅兵训练期间创作许多歌词、歌曲。他在《浪淘沙·合练》中抒发了受阅官兵的豪迈:排山倒海,踏得水花四溅开。管它个天高地厚,酣畅淋漓。
教练员陈昊天。
虽然不能走过天安门广场,但陈昊天说:“教会更多人上场比自己上场更有意义。”
教练员梁斌(图左)。
被称为“黑脸教官”的梁斌这样形容自己的阅兵经历:“像种花一样,看着队员一天天成长,直到开花结果。”
教练员李梦宇。
阅兵训练期间,李梦宇在日记本上细致记录着每名队员的训练难点。而日记本最后一页,一行大字道尽了这个年轻人的心声——我是托举星光的人,我自豪!
最近网络上有句流行语
“人生不只这一片什刹海”
9月3日,当这群海军少年走过长安街
人们仿佛见到另一片“海”
领略人民海军献给祖国的浪漫
对这些年轻人来说
不论是阅兵训练场
还是天安门广场
所有大道
最终都通往他们心中的海
迎着风踏着浪
无所畏惧走向深蓝
这是少年与他们的海
也是人民海军的闪光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