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小学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为“小英雄”雕塑系上红领巾感动全网——
井冈星火映童心 隔空致敬同龄人
■戴江红 中国国防报特约记者 龙礼彬
廖沐紫和聂煜骏为“小英雄”雕塑系红领巾。视频截图
系着红领巾的“小英雄”雕塑。视频截图
“开学第一课”,江西省吉安市多所中小学不约而同地为同学们播放一段不足30秒的短视频。
这条短视频记录的是发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一幕:两名小学生踮起脚,将自己的红领巾小心翼翼地系在“小英雄”雕塑上。网友们说:“那一刻,传承这个词具象化了。”
前不久,来自江西省樟树市的廖沐紫和聂煜骏两位小朋友,跟爷爷奶奶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在该馆“实行土地革命”展厅,当看到与自己年龄相仿、手握红缨枪和小木枪、赤着脚的“小英雄”雕塑时,不由停下了脚步。
“这是为了纪念当年‘红小鬼’的牺牲奉献而专门塑造的。”一旁的讲解员见状,马上为他们讲起了雕塑背后的故事:“早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有许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参加革命,担负站岗放哨、侦察敌情、传递物资等任务……”
抱住敌军跳下悬崖的16岁儿童团员吴月娥,化装成“小叫花子”为红军送情报的12岁儿童团员曾长久,手持梭镖智擒敌人的13岁儿童团员邹富贵……站在“小英雄”雕塑前,讲解员一连讲了好几个“红小鬼”的故事,廖沐紫和聂煜骏听得入神。
“入队时,老师告诉我们,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我觉得这条红领巾应该给他们戴上……”聂煜骏一边说一边解下胸前系着的红领巾。廖沐紫见状,也跟着解下自己的红领巾,认认真真地将红领巾系在“小英雄”雕塑上。
紧接着,廖沐紫和聂煜骏与同行的另外3名小朋友排成一队向“小英雄”雕塑行少年先锋队队礼。
这一幕,恰巧被博物馆监控室工作人员看到,感动之余,他们将这一段视频截取下来发到网上。
暖心的一幕,在网上迅速发酵,短短几天点击量就突破2个亿。网友纷纷留言:“胸前那一抹红是井冈山上不灭的星火……”
近日,记者几经辗转,终于联系上这两名小朋友。廖沐紫是樟树市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聂煜骏是她的表弟,随父母生活在江苏昆山,就读于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学。正值暑假,家里的长辈带他们到周边的红色场馆参观。
刷到这条短视频,安徽合肥的市民潘利文特意带儿子来博物馆参观学习;福建小学生林子瑜看到系上了红领巾的“小英雄”雕塑后,也整理好自己的红领巾,并对着屏幕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年先锋队队礼,她说:“他们为红军站岗放哨,我也要当一名好学生。”
“应广大游客及网友们的要求,戴在‘小英雄’雕塑上的红领巾一直没取下来。”展厅服务中心讲解部副主任张琼瑾告诉记者,孩子们系上的不只是红领巾,更是一场精神的接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已决定,让这抹“红”永远留在雕塑上,他们还会将这个故事纳入“我的井冈行”红色研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