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集团军某旅“演马庄战斗英雄连”薪火相传——
热血洒疆场 烽火战旗扬
■董钦旭 张翔龙 赵艺博
9月3日,第83集团军某旅“演马庄战斗英雄连”战旗再次经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那一天,连队第8任连长王胜功在江苏常州的家中,与官兵们远程连线,“云端”共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澎湃的军乐、铿锵的步伐,激荡着所有人的内心。
电视机前,95岁高龄的王胜功心潮澎湃,胸前的纪念章熠熠生辉。另一边,官兵们在连队荣誉室整齐列坐,他们的身后,是一代代“演马庄战斗英雄连”官兵用拼搏奋斗赢得的荣誉。
看到新式武器装备竞相亮相,王胜功感慨不已。“强大的军队,永远是祖国最坚强的盾牌!”他轻轻抚了抚帽子上的红五星,再次回忆起那段烽火岁月。“只要还说得出话,我就要讲好战斗故事,激励更多年轻人把红旗举得更高。”
1944年春,敌人进犯扫荡,14岁的王胜功眼睁睁看着日伪军抢走家中最后一点粮食。绝望之时,八路军来了,他们帮助老百姓挑水扫地,还分发粮食。王胜功至今还记得八路军给他盛的那碗小米饭,金黄的米粒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也让他看见了曙光。
“听说八路军是咱们老百姓的军队,跟着共产党走就有好日子过!”出于对党的向往,怀着国仇家恨,14岁的王胜功毅然入伍。
“我那时还是娃娃模样哩!”王老说,他入伍时,部队刚取得演马庄战斗的胜利,士气高涨,班长常给他讲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故事,激励这个“小个子”早日练成“铁身板”。
“您当时年纪那么小,打鬼子怕不怕?”列兵赵今晨问。“保家卫国,就不能怕死!”王胜功挥挥手,情绪有些激动。入伍后不久,他便跟随大部队来到郯城。那次战斗中,他们班的任务是通过挖坑道接近城门,然后实施爆破。当时,守敌依托地形反击,部队久攻不下伤亡较大,炸开城门成了当务之急。王胜功和战友顶着枪林弹雨,挥动铁锹铁镐,一尺一尺掘进,顾不得双手磨出血、子弹擦肩飞过,最终成功引爆炸药,打开了突破口,后续部队一举拿下郯城。
“保家卫国不是一句空话,是要用命去拼的!”王胜功的声音有些颤抖,但目光依然坚定。视频那边,年轻官兵热血沸腾,被老英雄的故事深深震撼。
随后,连长马永生向老连长展示了连队一场跨昼夜侦察要素演练的视频,详细讲述各侦察设备协同配合,运用创新战法成功穿插敌后,奇袭“敌”指挥所的经历。看着青年官兵们敢打敢拼、斗志昂扬,王胜功眼角眉梢噙满笑意,连说:“好好好,不愧是演马庄走出来的兵!”
连线最后,王胜功深情叮嘱:“你们一定要握紧钢枪、练好本领,保卫祖国!”另一端,全连官兵郑重向王老敬礼:“老连长,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传承好‘演马庄战斗英雄连’英勇善战、敢打敢拼、勇争第一的精神,决不辜负先辈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