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某基地优化考核模式检验练兵质效——
“三级联考”摸清战斗力底数
■向 培 刘世昆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宋润鹏
该基地组织潜艇开赴任务区域。资料图片
秋日,碧波之下,一艘潜艇隐蔽潜航,海军某基地一场潜艇攻防考核正在进行。
工作台前,某艇员队陈副航通长聚精会神地展开作业。由机关各业务处的参谋、基地业务长以及部分艇指挥员组成的联合考核组设置考题。
该基地机关训练处一名参谋率先出题:“损管警报,全艇备战!”考核现场,舱室某设备出现“短路”,“火势”开始蔓延。陈副航通长迅速下达指令,组织封舱灭火,成功处置特情。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正当艇员们准备松一口气时,机电部门突然报告:“某舱室发生‘蒸汽泄漏’!”原来,这是考核组成员、某艇指挥员出的一道“附加题”。陈副航通长迅速下令关闭阀门、隔绝蒸汽管路,最终化险为夷。
特情一个接一个,考核一环扣一环。考核组的题目类型多样、针对性强,既考察艇员应急处置能力,又检验战术素养水平。考核结束后,陈副航通长拿到考核组下发的成绩表。笔者发现,成绩表从3个层级9个方面打分,各项能力指标逐一进行量化赋分,参考艇员的优长和短板一目了然。
“只有用好考核‘指挥棒’,才能校准训练‘风向标’。”该基地领导介绍,以往组织年中、年底等大项考核,通常由机关工作人员组成考核组,“考核内容与实战需求脱节”“考核方式手段单一”“重点内容反复考”等问题一定程度存在。今年,他们从基层艇指挥员、基地业务长、机关业务处3个层级遴选人员组成考核组,围绕官兵专业水平、岗位履职、重大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摸清官兵能力底数,全面检验部队战斗力建设水平。
采访期间,笔者在该基地某岸港模拟考核现场看到,联合考核组扮演“合成蓝军”角色,利用模拟训练设备随机导调特情。
战斗警报骤然响起。参考人员、某艇李副部门长立即带领舱底艇员排除压力故障,并及时组织排水,“险情”很快得到控制。
李副部门长和艇员处置“险情”的操作流程快捷有效,得到机关业务处、基地业务长的肯定。孰料,作为主考官之一的某艇指挥员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足:“排水时与部门各专业协同配合不够,易引发次生灾害,参考人员组训管理能力仍有待提高。”
考核结束,现场督考的该基地一名领导告诉笔者,基层艇指挥员重点对艇员工作表现、组训管理情况进行考察;基地业务长负责对艇员的专业水平、练兵比武情况量化打分;机关业务处对演习演训、重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三级联考”考核模式施行以来,该基地依托考核结果帮助艇员全面审视自身能力,检验战斗力底数。
“指挥员临机处置特情的能力,各个专业协同配合的默契度,对打赢至关重要。”在这名艇指挥员提醒下,李副部门长系统梳理自身在组训方面存在的短板不足,积极向舵信、导航等专业的官兵请教海上突发特情的处置流程与经验做法。不仅如此,他还带领潜操小组成员铆在基地训练中心,结合多种海上复杂场景,练战法、练协同、练技能,不断优化组训管理模式。
“坚持量化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通过细化考核指标、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区分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全面客观反映考核对象综合能力素质,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正向引导作用,是‘三级联考’的一大特点。”该基地训练处一名参谋说,新考核模式在提高艇员能力素质的同时,也为选拔骨干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日,该基地某艇员队组织群众性练兵比武,机关指派年轻的管业务长担任考官。这是该基地施行“三级联考”考核模式带来的新变化——此前一次考核中,原先在某艇员队担任航通部门副部门长的他,凭借优异表现,得到考核组一致认可。不久后,该基地安排他担任业务长工作,帮助他进一步提升能力素质。
“三级联考”激发练兵动力。不久前,该基地采取“背靠背”对抗模式,组织潜艇与水面舰艇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潜艇官兵把握战机、配合默契,圆满完成训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