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军区某边防团依靠集体智慧探寻带兵之道——
会诊“疑难杂症” 开出“解题良方”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梅志峰
蔡润晗绘
“战士的心理变化可能就藏在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中,干部骨干要能敏锐捕捉到他们的情绪”……前不久,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带兵疑难问题交流会”上,针对一名带兵人提出的问题,某连班长、一级上士王剑召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提出疑难问题、掀起“头脑风暴”、研讨解决方案……这是该团依靠集体智慧探寻带兵之道的一个缩影。这一做法的由来,还要从二级上士张字吸的带兵方法说起。
此前,该团组织比武竞赛,张字吸带领全班在多个课目中取得优异成绩。虽然担任班长时间不长,但班里的战士多次立功受奖,其中一名同志还荣立了二等功。
一次,连队组织带兵经验分享会,张字吸坦言,起初分到班里的战士并不是个个都优秀,自己在带兵过程中也曾遇到过不少“挠头事”,但总会想方设法将其破解。随即,他分享了一个带兵“秘诀”:“每天熄灯前,我们班都要组织‘开讲十分钟’活动,让大家讲一讲当天取得的进步或者遇到的问题,既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我也能通过这种方式掌握同志们的思想动态。”
很快,张字吸的这一带兵方法在连队推广,并引发该团领导思考。他们深入各营连调研发现,一些基层带兵人或捕捉不到官兵的“活思想”,或难以调动官兵工作训练积极性。遇到难题后,仅限于向连队老班长或干部“取经”,各单位的好招法、好经验难以共享互通。
“基层带兵人是官兵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他们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部队练兵备战质效。”为此,该团领导决定打破以往“我说你听”式的经验分享,定期举办“带兵疑难问题交流会”,鼓励官兵把带兵疑难问题“亮”出来,邀请台下各营连优秀带兵人集体会诊提建议、解疑问,通过案例分析,找出“解题良方”,打通难点堵点。
“兵龄长的军士不好管理,作为班长,我是当‘老好人’,还是坚持原则树立威信?”最近一次交流会上,谈及自己遇到的难题,中士骆建讲述了一段经历——
“老李军衔比我高,还是我新兵时的副班长。但是,他日常工作不够积极,经常以老兵自居,躲避公差勤务。一次,老李违规使用手机被连队通报,我也因此受到批评。那天,我实在忍无可忍,当着班里战士的面与他发生了争吵。从那以后,我俩的关系一下变得紧张起来……”
“对骆建遇到的问题,大家有啥好的解决方法?”交流会现场,主持人话音刚落,现场顿时热闹起来。有人提议,与其批评指责,不如直接找上门和老李敞开心扉,讲清问题所在,纠正认识偏差;还有人建议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像关心关爱新同志那样,以真心换真情,让他主动端正态度……在战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骆建找到了解题办法。“带兵要先成为他的战友,再成为他的班长。只要付出真心,就没有焐不热的‘石头’!”会后,骆建“照方抓药”,很快取得了不错效果。
“分享交流会解开了我在带兵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困惑”“班长骨干们分享的方法实在管用,让人一听就懂、一学就会”“战友们提供的‘锦囊妙计’,打开了我的思路视野,更让我增强了带出过硬集体的信心”……每一次参加交流会,官兵们都感到收获颇丰,他们主动将学到的管用方法灵活应用到日常带兵中:某连班长谭刚练在班里设立了“心事驿站”,让战士们不记名写下留言,当晚熄灯前逐条回应;某连排长邓博建立了“温暖时刻表”,哪名战士过生日、谁家遇到困难,他都做到心中有数……
据了解,每次交流会结束后,该团都会指定专人汇总梳理大家提出的带兵经验,并下发至各营连学习借鉴。此外,他们还打破营连建制,开展“班长结对互助”活动,开通“带兵疑难问题”热线,促进班长骨干之间互学共进,让带兵难题第一时间找到破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