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清风正气歌丨心存敬畏 常怀戒惧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侯茗予 责任编辑:郭妍菲
2025-10-22 06:34:16

心存敬畏 常怀戒惧

■侯茗予

怕,是人们的一种正常心理,一是源于未知,二是出于敬畏。共产党人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时刻保持敬畏之心,不仅是一种人生智慧,更关乎党性修养和品格操守。

邓小平同志讲:“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这些“怕”字,是怕有愧于人民群众、对不起党和国家,是一名共产党员坚强党性、为民本色、崇高品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党员干部做人的底气、做官的正气。

“怕”是敬畏,是政治上的清醒剂。党员干部心里有了这个“怕”字,言行举止特别是在行使权力时,才会坚持真理、心系人民、敬畏法度。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周恩来同志担任总理20多年,其非凡的魄力和胆略为世人所敬仰,但他在工作中照样常怀“怕”之心。1972年11月,他抱病听取葛洲坝工程汇报,亲自指定有关专家对重大技术问题反复进行论证,并几次对身边同志讲,“我对这个问题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乃何故?用他的话讲,是因为“长江出乱子不是一个人的事,不是你的事,也不是我的事,是整个国家的事,整个党的事”。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同志戎马一生、叱咤风云,从来没有怕过什么。但面对人民群众,他却表现出“三怕”,即“一怕言过其实,二怕出名,三怕老百姓骂娘”。这充分彰显了他不忘初心、一心为公、心忧天下和情系群众的崇高境界。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延安时期,吴玉章同志在一次党的纪律教育讨论会上指出:“眼里没有党的纪律肯定要跌跟头,党的工作也会受影响,怕党的纪律才会开展好工作。”他还多次警示自己、告诫他人:“办事要想着违反党的纪律的严重后果”“党员不怕党的纪律是不行的”。

“我是经过沟沟坎坎的人,但我始终坚定,任何时候都要相信党,相信党组织。”谷文昌同志一生经历多种革命环境考验,无论在任何岗位、处于何种境遇,从未忘记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从未动摇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一怕党的事业干不好,二怕党的形象受损害,三怕身为党员被老百姓戳脊梁骨”的“三怕”,正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生动体现。

提起任弼时同志,人们常津津乐道于他的“三怕”座右铭: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杨善洲同志则常常将“怕”字挂在嘴边:“共产党人什么困难也不怕,就怕脱离群众、失掉民心。”说到底,知“怕”就是自律,知“怕”才会有为。老一辈革命家身上的这种“怕”,不仅反映了对人民利益的真切关心,体现了对党纪国法的无限敬畏,更展现了对自我行为的严格要求。

心存敬畏,常怀戒惧。我们坚信,这种“怕”越多,人民群众的生活就越甜;这种“怕”越深,党纪军规的威信就越高;这种“怕”越久,党员干部的形象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