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集团军某旅修理技师郭丽波——
盯紧新目标加速冲锋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周 韵

郭丽波正在检修轮毂。朱 锦摄
秋日黎明,西北戈壁,第76集团军某旅一场实兵对抗训练骤然打响。现场,一辆装备车突发故障,在行进的路上趴窝了。
“我马上到!”电台里随即传来修理技师郭丽波的声音。只见他迎着漫天风沙跑到故障车旁,钻到狭窄车底,双手在管路、线路间快速游移,仔细检测各部件运行状况。片刻,故障被排除,装备车呼啸着奔赴训练场。
“有郭班长伴随保障,心里踏实!”这是战友对他的一种信任。这种信任,源于他在关键时刻一次次挺身而出,也源于他拥有汽车修理高级技能、履带车驾驶员中级技能、履带装甲修理技师3本证书的过硬功底。
郭丽波的成长经历并非一帆风顺。刚入伍时,他分到履带驾驶专业。翻开密密麻麻的发动机构造图,复杂的线条与符号如同天书,让他感到学习压力很大。
“山再高,往上攀爬就有可能登顶!”郭丽波选择迎难而上,一有时间就铆在战车旁,对照实物一遍遍拆解、组装部件,指甲被油污浸染、铁皮划破皮肤是常事,只为将每个零件的形状和位置刻进脑海。
凭着这股学习劲头,郭丽波的维修技能突飞猛进。昔日的“天书”变成了清晰的构造图,发动机里数百个器件,他不仅能“一口清”道出名称功能,更能“一摸准”判断故障位置。
一次实弹训练前夕,一门火炮突发故障。关键时刻,郭丽波凭借沉稳操作,精准锁定并排除故障。训练中,该型火炮打出首发命中的好成绩。
部队调整改革后,郭丽波所在旅换装新一代火炮。面对陌生的维修手册、全新的技术参数、更为复杂的装备构造,这位“老把式”再次感受到压力——老经验用不上了。
“不能掉队,盯紧新目标加速冲锋!”郭丽波按下“清零键”重新出发。向专家教授请教,与厂家技师探讨,探索新装备的修理方法、编写教案教材……凭着那股永不服输的钻劲,他成功啃下这块“硬骨头”,摸索总结出的“新装备常见故障排除12法”在全营推广。
如今,郭丽波已经从跟班徒弟成长为带队师傅。当上班长后,他将满腔热情倾注到新人传帮带上。下士葛均华刚接触维修专业时,排查复杂电路总是手忙脚乱、没有头绪。一有空,郭丽波就带着他练习拆装发动机技巧,从识别零件到判断故障,循序渐进培养他的维修技能。一次野外驻训,葛均华首次独立排除变速箱故障。事后,他激动地说:“感谢郭班长帮带,我才能成长进步这么快。”
一个人的身后,走出一支维修尖兵队伍。这些年,郭丽波带出多名优秀徒弟,他们通过专业资格考核,顺利获得专业资格证书,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挑大梁、担主力,成为旅队战场抢修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