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士兵义务为边防军人创作肖像画——
以画笔致敬军旅
■刘德安

石荣华和他的军旅题材画作。受访者供图
朝阳初升,阳光洒向广西柳州市融安县的一方农家小院。门楣上悬挂着3块牌匾:“光荣军属”“光荣之家”“柳州市‘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文艺户”。
退役士兵石荣华走进画室,开始一天的创作。墙上挂满了他的军旅题材绘画作品:深情亲吻界碑的士兵、专注瞄准的狙击手、肩扛炮筒的战士……面前的画板上,一幅作品刚刚起了个线稿,轮廓依稀能看出是一名英姿飒爽的女兵。
“这是一名受阅女兵。”石荣华说,“每次重温阅兵仪式视频,我都热血沸腾,很想用画笔定格这一光荣时刻。”
2016年,石荣华考入原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同年报名参军。在绿色军营,他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参加连队组织的各项活动,成长为文艺骨干,2018年退役返校。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石荣华和退役战友带来一场军旅主题展演:战术匍匐穿越火障、擒敌拳对抗、战地救护……当迷彩身影伴着《强军战歌》跃动舞台时,全场沸腾。
石荣华的同班同学龚伟健,大学毕业后报名应征,如今在陆军某部服役。“当时坐在台下看表演,我心中参军报国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平时,我听石荣华讲了很多军营的故事,从军的信念更加坚定。”
后来,石荣华和几名同学成立绘画兴趣社团,开展“我给戍边战士画肖像”等活动。直到石荣华毕业那年,这支队伍从5人扩展至68人,其中20余人参军入伍。石荣华也因此得到一个特殊称号——“国防教育宣传员”。
石荣华的画作,以边防战士为主人公的作品居多。“雪山、边防,是我向往的地方。”入伍时没能到祖国边疆服役,是石荣华的遗憾。2024年夏天,他自驾前往西藏,开启一段一路感悟、一路创作的致敬英雄之旅。
怒江之畔,那座为纪念筑路战士而保留的旧桥墩,让石荣华颇为震撼。他拿起画本记录下这一刻:桥墩静立于奔腾的江水中,过往车辆鸣笛致敬的声波,具象化为一条条金色的光带。石荣华将这幅作品命名为《永恒的守望》。
在西藏波密县烈士陵园,他偶遇前来祭扫的藏族老人格桑。“当年金珠玛米进藏,我们家里人给他们带过路。”格桑向他讲起当年修筑川藏公路时,“通麦天险”路段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这次对谈,让石荣华有感而发,创作油画《天路》。画面以雪山为背景,主体是藏族向导与筑路战士并肩开凿绝壁的场景。雪山下,青藏、川藏公路蜿蜒,如哈达般飘向远方。
在石荣华的短视频平台账号里,他将自己这一路拍摄的视频归入“跟着我的画笔走进西藏”合集。视频评论区,不少网友留言“向英雄致敬”。许多热爱绘画的网友在他这里得到灵感,开启创作接力。
在石荣华的账号中,另一个合集记录着为军人军属免费创作肖像画的点滴故事。一次,受来自山东烟台的军嫂王芳委托,石荣华绘制油画《守望》——画中,王芳的丈夫在界碑前敬礼,身后是闪烁的万家灯火。收到作品的王芳眼眶湿润:“他守着国,我守着家。这么多年,他一直都是我们全家的骄傲。”
今年3月,石荣华的油画作品《肩负重任》和《扎根高原》入选“时代:当代艺术展”线上展览。“目前,我已经完成30多幅军旅画作,等画满100幅,我想办一场军旅主题画展。”石荣华踌躇满志,“那些守护者的身影,我想让更多人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