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韩关系展现新气象、开辟新局面——韩国各界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社记者
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在庆州博物馆举行会谈,在友好气氛中深入沟通交流,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韩国各界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访问韩国,实现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确认,有力推动了务实合作,为两国关系展现新气象、开辟新局面打下坚实基础。
“韩中关系发展步入稳定轨道”
李在明总统2日在社交媒体上用韩中双语发帖,“再次感谢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韩中)是搬不走的重要近邻,也是分不开的合作伙伴。”李在明说,“通过此次会谈,双方同意全面恢复韩中关系,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再次携手走向务实合作、互利共赢之路,可谓意义深远。”
“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表明随着韩方推动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韩中关系发展步入稳定轨道。”韩国国家安保室室长魏圣洛说,“韩国政府将继续推动韩中关系发展势头,并持续努力让国民能够切身感受到韩中关系发展带来的实质性成果。”
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黄载皓指出,在当前地区与国际形势下,元首外交正成为推动双边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动力,发挥不可替代的领航作用。“习近平主席此访不仅展现了韩中关系持续向好、稳步发展的积极势头,也巩固了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今后韩中关系发展奠定基调,开启双边关系新篇章。”
此访期间,韩方以最高礼遇热情接待习近平主席,在历史古城庆州举行隆重国事活动,欢迎仪式在极具当地特色的庆州博物馆举行,身着传统服饰的仪仗队列队护送欢迎。庆州2008年与中国扬州结为友好城市,这里至今仍保留着乡校等诸多儒学相关遗址。
“这是习近平主席时隔16年再次到访庆州。此次国事访问对庆州乃至整个韩国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庆州乡校事务局长李爽洛说,“相信通过此访,将推动更多韩中城市间加强文化联结,从而为进一步拉近两国民心、深化彼此友好打下坚实基础。”
“韩国将习近平主席作为最尊贵客人予以最高规格接待,这不仅是一种外交礼仪,更是韩中关系迎来新起点的重要象征。”韩国韩中全球协会会长禹守根说,“国家间的相互尊重与信任是外交的起点。通过此访,韩中双方进一步巩固了政治互信,为深化经贸、文化与民间合作注入积极能量。”
“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中方愿同韩方秉持互利共赢原则,加快推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深挖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绿色产业、银发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推动经贸合作提质升级。”习近平主席在同李在明总统会谈时指出。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双方经贸、金融、农业、执法、科技等领域合作文本交换仪式。
韩国希杰集团中国区总裁尹道瑄认为,习近平主席此访推动达成一系列协议,将给双方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带来新一轮合作机遇,必将推动双边合作迈向更高水平。“我尤为期待两国此次在经贸领域达成的合作成果,相信简化通关手续、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将为企业跨国运营带来重大利好。”
广州韩国商工会常务首席副会长李在佑从事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工作,长期致力于推动韩中企业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习近平主席此访是韩中关系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对我们显示行业企业而言,这是扩大与中国企业在材料、设备及终端应用等领域合作的重要契机。”李在佑说,“双方若能在智能制造、智能显示、碳中和技术等方向加强联合研发与资本合作,将能够实现互补共赢,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今年是中韩自贸协定签订10周年。习近平主席此访期间,双方同意加快推进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两国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的推进将为韩中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制度性动力,”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成都代表处首席代表边龙燮说,“通过进一步降低关税、扩大服务贸易与投资准入、优化通关与检验检疫合作,两国企业都将享受到可预期的、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
韩国全北大学贸易系教授黄云重表示,习近平主席此访对推进韩中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发挥了加速器作用。“我们深知中国在全球产供链中的重要地位,韩中深化合作有助于提升双向投资预期与产供链稳定,并在数字经济、绿色产业、银发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释放更多制度红利。”黄云重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与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韩中以高标准经贸规则为牵引、以经贸合作升级为抓手,无疑将为地区开放合作带来更多信心。”
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次官崔承宰指出,韩中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通,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在当前全球产业环境与市场需求快速变化、关税壁垒增多、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韩中有望建立起更加坚实的新型合作关系。“若能共建安全可靠的供应链,共同推动技术研发、产业化和制造合作,携手开拓全球市场,韩中将获得更强劲的增长动力。”
“两国人员往来一定会更加密切”
习近平主席此访期间,双方同意推进健康有益的人文交流,继续实施人员往来便利化举措,开展青少年、媒体、智库、地方等领域交往,促进两国民心相通。
“人文交流是增进两国相互理解、改善国民认知的重要纽带。”韩国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曲欢说,“中国对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以来,我身边已经有许多韩国青年前往中国旅行,亲身感受中国的变化与活力。这种直接体验比任何宣传都更有说服力。习近平主席此访后,相信两国人员往来一定会更加密切,如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般,悄然改善两国民众的相互认知与情感基础。”
“汉语桥”俱乐部首尔中心负责人李祯恩说,建交30余年来,韩中两国经贸往来密切、人员交流频繁,已成为彼此不可替代的合作伙伴。习近平主席此访巩固两国互信与友好,乐见达成的一系列成果能继续推动双方在人文经贸等各领域的务实交流与合作。“我长期从事中文教学推广和韩中人文交流,期待更多韩国青少年能从此访带来的教育和人文合作新机遇中受益。”
韩国京畿道政府重庆代表处首席代表朴耘本认为,习近平主席此访对促进两国人文交流和经贸往来发挥积极作用,尤其在推动民间交流方面意义重大。他特别强调两国青年交流的重要性。“希望更多韩国青年能在中国进行中长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深入了解中国社会,为韩中关系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今年是韩国学者田炳郁到中国任教的第10年,他长期专注于宋明理学、韩国儒学的研究,目前是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习近平主席此访不仅推动韩中关系迈上新台阶,也为两国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注入新活力。”田炳郁说,近年来两国在文旅等领域的合作越发深入,青少年、友好城市等层面的交流活动频密,让两国人民更了解彼此。
习近平主席此访期间,双方同意进一步密切多边协作,支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共同应对地区乃至全球性挑战。
“习近平主席此访影响深远,标志着韩中关系进入新的转折点,整体态势稳步向好。”韩国圆光大学韩中关系研究院院长柳智元说,“中国一贯支持多边主义,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以韩中两国接续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为契机,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多边协作与沟通,通过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推动地区共同发展,为构建亚太共同体注入新的动力。”
(新华社首尔11月2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