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强军驿站”丨高原驻训的日子多了份看得见摸得着的暖

来源:中国军号 作者:王毅 鲁文锐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11-07 15:54:10

平日里的“强军驿站”,既释放了官兵们训练的压力,又舒缓了心情,更让高原上的日子多了份看得见、摸得着的暖。

高原的风还裹着昨夜未散的冻土寒气,空气稀薄得让人说话都短促,南疆军区某团某营训练场上喘息声此起彼伏。随着训练场上一声哨响,战士们从紧张的动作中停下,迎来片刻难得的休憩。

中士张震径直走向拐角处的休息区。那里,新竖起的一块牌子在阳光下闪着光——“强军驿站”。

推开门,顿感温暖如春,一股富氧空气扑面而来。张震快步走到补给区,取下一瓶军营自制养生饮品,又拎起一个暖手袋,手中暖意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冷。忍不住抿上一口热茶,他咧嘴笑着说:“在高原训练场上,缺氧缺热,可一走进这儿,浑身都轻快了。

应需而生:从保障盲点到“暖心驿站”

谈起“强军驿站”的创建初衷,该营教导员彭植记忆犹新。

几个月前,他在一次全营体检中注意到,部分官兵尿酸、血糖等指标偏高,还有少数官兵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

“高原驻训还不到3个月,官兵每天按时吸氧,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健康隐患?”彭植心里泛起了嘀咕。

一次午饭后,彭植看到营区超市门口挤满了人,官兵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碳酸饮料,有的官兵连超市门口还没出就将饮料一饮而尽。看到这一幕,关于官兵的身体健康问题,他心中隐约有了答案。

于是,彭植决定准备一堂高原防病教育课,引导官兵养成良好健康习惯。

“身处高海拔地区,我们的消化功能会明显减弱,饮用过多碳酸饮料,会给消化系统造成更大负担。”课上,彭教导员介绍着碳酸饮料对身体的危害和一些实用的高原防病小妙招。

然而一周过去了,军营超市最火爆的单品还是碳酸饮料。“是我讲述得不够全面?”“官兵为什么没有入脑入心?”彭教导员陷入深思。

带着疑惑,彭教导员组织了一场官兵畅谈会。会上,通过他的积极引导,官兵纷纷吐露心声。“训练强度大,喝这些饮料身体很放松。”中士李宏伟直言,“在高原上训练体力透支快,自带水壶根本撑不住。能不能在训练场边设个补给站?备上能量饮料和电解质水,让大伙儿一下场就能‘充电’?”

该营一连军人委员会主任、副连长叶玉伯也表示,高原单调环境容易积累心理压力,建议增设一个能放松心情的角落,让战友们释放情绪、轻装上阵。

当天,彭教导员便召开营党委会,党委一班人定下决心:将官兵的“训练痛点”和“心理需求”作为保障升级的靶心。

很快,营党委专门成立了一个保障小组,由副连长叶玉伯带头,司务长和军人委员会骨干组成攻关团队。全连摸排寻找适宜空间,统计各时段参训人数与补给需求,最终把目光投向了一间闲置的库房——这块地方虽然不起眼,却正好能改造成他们心心念念的“强军驿站”。

营党委积极向上级党委汇报计划与官兵期盼,该团党委高度重视,在政策框架内给予经费支持。智能恒温冰箱、保温箱、电暖器、制氧仪、破壁机进驻驿站……营里还制作了“留言板”,用野战音箱搭建“点歌角”,让官兵休息时卸下疲惫的身躯,抚慰紧绷的心弦。

驿站启用当日,该营举办了简单的仪式,当场宣读了《高原强军驿站运行细则》:每日晨训前由炊事班补充当日鲜食,值日员每小时巡检温湿度;设置“意见箱”,动态收集官兵新增需求;开辟“抗高原反应角”和“心理放松角”,配备红景天胶囊等高原药品……

驿站生辉:小空间激活大能量

驿站运行仅一周,就已成为官兵休息时的打卡地,不少官兵还主动学习奶茶的制作方法。中士陈慧琳入伍前曾在地方奶茶店工作,主动担当起为官兵制作健康饮品的重任。以前炊事班不受欢迎的水果,陈慧琳将其制作成深受官兵喜爱的果茶。她还将高钙牛奶和藏红花等作为制作奶茶的原材料,实现了营党委让官兵“喝得可口、喝得健康、喝出好心情”的初衷。陈慧琳说:“看着官兵手捧茶杯时的笑脸,我虽然牺牲一部分休息时间,但成就感满满!”

中士杨洪龙成为首批体验者:“以前练完器械浑身发软,现在推门就能吸氧补水,5分钟满血复活!”上等兵曹翔亮指着实时氧浓度显示器感慨:“这数值比宿舍还高,组织把咱的每口呼吸都算准了。”

在最近的高原体能项目考核中,一连以全员合格的成绩通过。指导员买吾拉江在总结会上郑重宣布:“‘强军驿站’将升级2.0版本——下一步我们将在休息日设置‘心理疏导时段’,每天由思想骨干轮值,开展心理服务。”“喝点甜的,聊点苦的,干劲儿更足了!”该营二级上士王嘉乐说。

“强军驿站”轻松舒适的氛围也让其成为该营不少思想骨干开展工作的首要选址。新兵刘恩多性格较为内向,刚下连时不愿与战友交流,该营思想骨干齐辉了解情况后,经常带着刘恩多到“强军驿站”坐一坐,与其他战友聊天,大家的欢声笑语逐渐影响改变了刘恩多。如今,刘恩多已经一改往日的沉默寡言,经常向训练骨干请教训练技巧,在最近的体能考核中实现较大突破。

一个周末的午后,训练场难得安静下来。走进“强军驿站”,几名战士正围在“休闲区”下棋;喜静的战士们则在“阅读角”捧着杂志安静阅读,还有人靠在沙发上闭目养神。角落的“照片留言板”前,义务兵曹翔亮贴上了前几日和战友们训练的合照,照片上大家举着训练达标旗笑眯了眼,他抽笔写下“明天专业训练,咱接着并肩冲!”刚写完,班长郭峰走过来,把女儿画的“小军娃举星星”纸条贴在旁边,笑着补了句:“丫头说想俺了,贴在这儿,就像她跟俺一起歇着。”暖光里,满板的照片与字迹,像团小火,烘着高原的凉。驿站被笑声和书香填得满满当当。

彭教导员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持续关注官兵现实需求,用实际行动为官兵高原枯燥的生活增添色彩,提升为兵服务质效,营造和谐温暖的集体氛围,让官兵心无旁骛投身练兵备战。

(原标题:高原驻训场,有了“强军驿站”)

文图/王毅 鲁文锐

新媒体编辑/李楚楚 戚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