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点长”挑重担!火箭军某旅创新机制精准抓建小散远点位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毛志鹏 张新凯 责任编辑:王粲
2025-11-09 06:30:16

火箭军某旅创新机制精准抓建小散远点位——

“点长”挑重担 人散神不散

■毛志鹏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新凯

“这面流动红旗,是旅队对我们前期抓建成效的极大肯定。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把点位建设得更好!”

日前,火箭军某旅新一期“安全管理流动红旗”评选结果揭晓,获评的某小散远点位“点长”阮班长并未沾沾自喜,而是认真对照机关前期检查工作时反馈的薄弱环节展开检讨反思,紧盯问题短板细化整改措施。

“小散远点位具有位置偏、条件差、任务杂等特点,人员分布散,管理难度大,一直是抓建基层的一个‘老大难’。”该旅领导告诉记者,为有效解决小散远单位抓建难题,他们探索实施“点长”责任制,遴选思想作风过硬、综合素质全面的军官或军士担任“点长”,负责小散远点位全面工作,通过标准化管理、动态化监督、科学化考评,有效消除管理盲区,确保人员在岗尽责、点位安全稳定。

该旅采取“个人自愿申请、营级党委推荐、机关精准遴选”的方式选拔“点长”,引导他们担起管理职责,保持正规管理秩序;建立定期轮换和交接班制度,按照“先进入、后退出”原则,轮换“点长”逐一对物资装备、数据资料等进行核对交接,做到内容清、状态清、责任清、手续清;结合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等时机,将“点长”纳入业务培训范围,不断提高他们日常管理和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今年初,某营张班长因专业素质过硬被遴选为某小散远点位“点长”。上任后,张班长在战备训练上得心应手,却因管理经验不足,在工作秩序规范、人员思想教育、组织生活开展等方面感到有些吃力。

该旅机关了解到张班长的情况后,将他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和“两支队伍”业务培训范围,帮助他学习管理经验、提升管理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业务培训,张班长重返点位后,不仅在战备训练、日常管理上当好“领头羊”,还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撰写了《点位管理需关注的重点问题及对策措施》,为其他点位抓管理、促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为进一步提升小散远点位科学化、正规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该旅研究制订《小散远点位规范化建设评比方案》,围绕战备训练、一日生活、安全保密、政治教育等10个方面,明确“点长”职责范围及小散远点位制度落实清单,帮助“点长”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抓建方向;结合“双争”评比活动,定期组织小散远点位建设情况评比,并采取微视频展播、强军故事会、“安全管理流动红旗”评选等方式,大力表彰抓建成效突出的小散远点位,持续激发官兵荣誉感、使命感。

“《士兵突击》中的‘草原五班’被称为‘班长的坟墓,孬兵的天堂’,许三多却克服重重困难,硬生生铺出一条‘通往成功的路’,用实际行动为战友树立了榜样……”记者探访该旅某点位时,“点长”孙班长正利用许三多的成长故事开展经常性思想教育。聆听孙班长的授课,近期因成长进步受挫而萎靡不振的战士小吕深受触动,决心重新振作起来,在本职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

该旅领导介绍,他们要求“点长”既要懂管理、会组训,还要会组织党团活动和开展谈心交心,及时摸清点位人员思想底数和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一有需要就主动靠上去做工作,凝心聚力提升点位建设质效。

“人散神不散,事事有人管。”采访中,孙班长告诉记者,作为该旅最偏远的点位,他们不仅严格落实一日生活制度、政治教育安排,还积极鼓励官兵发展球类、音乐、写作等业余爱好,有效解决官兵“一人一机一世界”的问题。同时,他们还发动官兵立足自身条件解决好设施维护、伙食调剂等问题,进一步提升抓建水平。

该旅领导介绍,“点长”责任制推行以来,小散远点位各项秩序愈发正规,官兵干事创业劲头十足。前不久,该旅对某小散远点位开展一场不打招呼的营门处突应急拉动演练,点位官兵闻令而动,高效处置特情,展现出始终箭在弦上的备战状态。

短评

激活“神经末梢”

■张新凯

小散远单位大多承担着特殊职能,担负着重要使命,堪称部队的“神经末梢”。与此同时,小散远单位规模小、人员散、驻地远,往往面临着管理链条长、抓建难度大等“先天不足”。对基层部队来说,提升小散远单位抓建质效,既是一道难解的“必答题”,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火箭军某旅探索建立“点长”责任制,通过标准化管理、动态化监督、科学化考评,激发官兵自主抓建活力,有效提升小散远点位自主抓建能力,解决了小散远单位“看不见、管不到、建不好”的难题。这一实践启示我们,夯实部队全面建设的根基,源头在官兵,活力在基层。通过制度创新激活“神经末梢”,有助于保持“肌体”的健康、“骨骼”的强壮。

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奋进强军路、打好攻坚战,抓基层打基础是重中之重。各级应充分信任官兵、充分依靠官兵,多帮基层理思路、多给基层教方法、多让基层放手干,夯实部队全面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根链条,最大限度增强基层自建能力、激发基层内生动力,为锻造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基层汇聚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