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南沙有我在,祖国请放心!”父女接力守护“祖宗海”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徐启薇 责任编辑:王粲
2025-11-09 08:11:41

第五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军队选手讲稿摘登

南沙女儿

■徐启薇

在我家中珍藏了很多来自南沙的信件。小时候母亲常给我读这些信。信中的白沙滩、玻璃海和成群的海豚,是我对南沙最初的憧憬。2019年,我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从军校毕业,母亲希望我离家近点,而我选择了南沙。

记得上礁第二天,警铃骤响,我们全副武装、冲向战位,那身行头加起来将近30斤重。老班长对我说:“南沙情况复杂,尤其是过节,连睡觉都不能放松警惕。”我在南沙的第一个中秋节,就是在一连3天的警铃声中度过的。

一段时间后,这片曾经向往的大海,成了我眼中熬人的“苦海”。想到自己一年到头只能守在这里,我有点后悔当初的选择。我对父亲说:“爸,我想回家了。”

那天,父亲没有说话,只是把几本日记递给了我。那晚,翻开父亲的日记,我发现日记的内容和家书完全不同。

1995年,父亲来到南沙。那时,吃的基本是干粮和罐头,每人每天只发一小杯淡水,刷牙洗澡用的都是积攒的雨水。

日记中记载,一天,一架不明国籍的飞机飞到岛礁上空。飞机飞得很低,最低时只有十几米。这样的压迫感,也许会让人恐惧,但父亲在日记中写道:“人在礁在,我们要像钢钉一样钉在这里。”

那年,时逢抗战胜利50周年。日记中的一句话,直击我的心灵:“南海这片‘祖宗海’曾被日本侵占,抗战胜利后,才重回祖国怀抱。守礁的日子虽然苦,但我们和先辈们一样是在捍卫国土。”

翻开一页页日记,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的家书和日记,要拼在一起读,正因为有了日记中的坚守,才有了家书中的美好。日记的最后一页,父亲只写了一句话:“今天女儿接我的班,南沙交给我放心的人。”

如今,我在南沙已经6年了,我的皮肤越来越黑,但我越来越像南沙的女儿了。后来,我将父辈们的守礁故事排成文艺节目,带到各个岛礁演出。一次演出时,警铃大作,所有人如离弦之箭冲了出去。警报解除后,又下起了暴雨。正当演出面临取消时,战友们却连装具都没来得及脱下,就匆匆跑来。望着他们期盼的眼神,我们下定决心,哪怕是再大的风雨,也要把故事讲给战友们听。这些故事,像暴雨中浇不灭的火把,将战友们的心烧得火热。

演出的最后,我们共同唱响了《南沙卫士之歌》。风声、雨声伴着歌声,雨水、汗水和着泪水。我发现,虽然他们大多是“00后”年轻人,可当警报响起,他们就是守护海疆最英勇的战士。在南沙,我们守的不仅是这片清澈透明的大海,更是“锚定祖宗海、不失一粒沙”的领土主权和尊严。

看,“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14个大字熠熠生辉,这是胜利号角在南海上空最有力的回响。新时代的南沙儿女,正为建设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而不懈奋斗。面对国旗,我们高举右拳作出庄严承诺:“南沙有我在,祖国请放心!”

(作者单位:91129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