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昆仑见证精神传承
——读《西线丰碑——西部战区特有革命精神集》
■陈建波 张磊峰 彭小明
广袤的西部,既是国家地理的高地,更是革命精神的高地。
当北京走向初冬时,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早已银装素裹。哨长王添颢手捧《西线丰碑——西部战区特有革命精神集》细细品读,戍边军人炽热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淌。
“胸闷睡不着,就把枕头垫高;头疼难忍,就用背包带绑头;吃不下饭,就开展‘吃饭竞赛’……”书中的这些细节,不仅是喀喇昆仑精神的生动注脚,更是一代代西部军人忠诚践行使命的见证。这部由西部战区政治工作部组织编撰的作品,以一代代革命军人扎根西部、戍守西部、奉献西部,用青春和热血凝练出的革命精神为经纬,汇成一部跨越时空的精神史诗。
一
在《西线丰碑——西部战区特有革命精神集》中,抒写了长征精神、南梁精神、红岩精神、“两不怕”精神、老西藏精神、喀喇昆仑精神、红其拉甫精神、甘巴拉精神、高原火箭兵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
书中对每一种精神的挖掘都深入肌理。在追溯南梁精神时,编者不仅引用了习主席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研读了《南梁精神概论》等专著,更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历史重现。在榆林中学课堂上聆听五四运动参与者讲述马克思主义原理,18岁的刘志丹豁然开朗。身负重伤的谢子长在转移途中,将唯一的被子留给老乡家的娃娃。习仲勋带领的游击队每到一处,都会把老百姓家院打扫干净,吃完饭把餐具洗干净,水缸也挑得满满的。吃了老百姓的粮食,官兵把钱放在碗里、藏在“灶君爷”怀里。一位乡农会主席不慎扭伤了脚,痛得无法行走,习仲勋就背着他一直送回家里……书中的这些细节,让精神更加具体可感。
全书采取夹叙夹议、故事新讲、新老结合的形式,以一滴水见太阳,在故事中展现精神。对每一种精神的讲述,编者都注重挖掘汇集大量历史资料、感人事迹、图片素材,全面梳理解读这些革命精神的形成发展、内涵要义和生动实践。整体上看,这是一本集政治性、故事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作品。
在这些革命精神的积淀与传承过程中,官兵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大家在阅读中思想受教育、灵魂受洗礼、党性受锤炼。驻守昆仑山麓的某团政委阅读后感慨道:“这本书实现了从‘精神资源’到‘战斗力量’的转化,每个故事都是精神的活态传承。”
二
《西线丰碑——西部战区特有革命精神集》是一部培育联合文化的重要载体。书中不仅记录历史,更注重革命精神的当代转化。在撰写南梁精神传承时,编者跨越军兵种界限,既收录了陆军某旅“叫改就改、叫走就走、叫打就打、叫撤就撤”的忠诚答卷,也记录了空军某飞行员取下“金头盔”、深耕无人机操控新领域的故事,还有火箭军某部扎根西北荒漠戈壁、磨砺大国重剑的转型之路。
这种跨越军兵种的精神融合,正是联合文化的精髓所在。诚如书中所述:“联合文化不是简单的精神叠加,而是不同精神在共同使命下的融合升华。”老西藏精神不只是原18军所特有的,而成为一代代西部军人的精神富矿;喀喇昆仑精神不只是边防部队的精神特质,而成为所有在西部地域驻训、作战部队的共同财富;高原火箭兵精神与老西藏精神在“忠诚”“坚韧”的内核上共鸣共振。
联战先联心。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下,官兵在演训上看到了戴着不同臂章的战友们的优异表现,在《西线丰碑——西部战区特有革命精神集》中读懂了各自优良传统的精神实质,认知认同相互叠加,起到了形联神聚的耦合催化作用。西部战区空军某部无人机飞行员李阳表示,读了喀喇昆仑精神、“两不怕”精神、高原火箭兵精神,让他加深了对联合作战的认识,让他的眼界也从空域拓展到陆域、火箭兵领域乃至新质新域。
三
这本书不仅有对历史的回望,也有对未来的启迪。书中专章分析如何从“两不怕”精神中探寻总结在卫国戍边中培育血性胆气措施办法,如何从抗震救灾精神中提炼应急应战经验,如何从长征精神中汲取战略智慧,为战区部队提供“以史资战”的鲜活范本。
在西部战区成立10周年之际,这本书成为联合文化培育的重要载体。战区制定下发相关文件,广泛开展“精神联学、任务联训、典型联树”等活动,邀请受革命精神哺育成长的先进代表,开展“聚力胜战、建功西部”先进事迹报告会,让不同军兵种官兵在精神共鸣中强化联合意志。一位战区机关干部表示:“当我们航空兵读懂喀喇昆仑精神,当火箭军理解老西藏精神,联合就不再是纸面上的概念,而是血脉中的自觉。”
书中还记录了精神传承与时代任务的深度结合:在精准扶贫战场上闪烁的长征精神,在转型攻坚中焕新的南梁精神,在联合演训中升华的喀喇昆仑精神……每一种精神的实践要求,都与不同军兵种的使命任务紧密相连。
这是一座有形的丰碑,镌刻在西部的高天厚土之间;更是一座无形的丰碑,矗立在每名官兵的心灵深处。某部一级军士长高绪祥谈到,他读到书中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读到十种革命精神从形成发展到传承至今的变与不变,读到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也读到了自己从军27年的身影。哨长王添颢在读书笔记中写道:“70多年来,‘挺进大西北,解放全中国’的决心实现了,‘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集体负责、对个人负责’的口号传开了,‘艰苦奋斗,忠诚戍边’的精神扎根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兑现了……而我们,就是这誓言最新的践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