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牙医”到边疆
■吕 蒙 李微铭
“这新牙跟真的一模一样!”在新疆某部营区,战士小刘咧着嘴向战友们展示自己刚“长”出的前牙,语气里满是兴奋。这颗新“长”出来的牙齿,是由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赵铱民院士团队研发的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种下”的。
两年前,小刘在训练中不小心磕碰到装备,导致左侧前牙缺失。由于种牙需多次辗转数百公里前往医院,小刘便暂时搁置治疗。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医疗队赴新疆某部开展口腔医疗帮扶时,了解到这一情况,便决定用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为小刘解决难题。治疗当天,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凭借亚毫米级操作精度,配合专家团队远程方案设计和现场把控,在15分钟内就完成了种植。术中出血少、无需缝合、无明显疼痛;术后当天,小刘就能正常进食。
赵铱民院士介绍,相较于传统种植方式,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不仅可以大幅缩短手术时间,还能以高精度定位降低创伤风险,从而显著提升手术的安全性与成功率。而且,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操作门槛低,基层医生经短期培训就能操作使用。
在解决基层口腔种植难题的同时,该医院还针对官兵容易出现的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展开技术攻关。该医院专家团队在基层巡诊期间,细致收集官兵睡眠监测数据及矫治器佩戴反馈情况,并依托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成功研发出新型直接3D打印下颌前移矫治器。该矫治器可以有效降低呼吸暂停指数、改善口呼吸习惯,提高官兵睡眠质量。
“先进技术既要送上门,更要留下根。”该医院领导表示,不仅要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官兵身边,还要培养一批基层医疗骨干,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救治能力。下一步,他们将结合前期积累的调研数据,针对性优化现有技术,为提升部队卫勤保障能力提供更好的医疗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