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踏访红岩精神发源地和座座军营,探寻“狱中八条”的强烈现实意义——
烛照灵魂的一面“明镜”
■解放军报记者 郭丰宽 彭冰洁

武警重庆总队机动支队基层风气监督员讲述廉政故事。王肸 摄
深秋,歌乐山烈士陵园陈列馆。
走入馆中,革命先烈用鲜血凝成的“狱中八条”赫然入目——
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五、切勿轻视敌人;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八、惩办叛徒特务。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主席到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从八项规定说起,忆起“狱中八条”,语重心长地说:“‘狱中八条’作为烈士们临终前给党留下的血泪嘱托,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这份“血泪嘱托”,至今仍是我党我军推进正风反腐的一面“明镜”。它跨越时空,烛照灵魂,值得我们反复诵读、铭记在心。
思想蜕变和生活腐化是政治变节的开始
山城重庆,阳光明媚。
中午时分,陆军某基地新兵团的就餐号准时响起,基地、团、营主官和新战士一起走进食堂,排队打饭就餐。
该基地领导告诉记者,单位担负着重要的集训任务和进出藏官兵中转任务,人员多、涉及敏感领域广,但无论是承担集训任务,还是负责中转接待涉及的车辆、经费,或是日常参加学习训练,从上到下都坚持“阳光是最好的监督员”理念,做到相关事项全部公开过程和结果。近年来,基地领导未出现一起经济问题。
“生活腐化常伴随贪图享乐、不择手段获取财富的心理特征。”站在“狱中八条”诞生地,该基地领导现场剖析:为什么“狱中八条”的头一条就是“防止领导成员腐化”?因为思想蜕变和生活腐化正是政治变节的开始。平时贪图享乐、生活腐化,战时就可能丧失气节、叛变投敌。
“个人的生活腐化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就容易演变为政治腐化,最终危害党和革命事业。”这名领导讲起当年重庆地下党市委书记刘国定变节的故事——
在党内取得一定地位后,刘国定私欲膨胀。他收入有限,却追求奢靡生活。为贪图金钱,他曾想利用职务之便,要求掌管组织经费的同志借钱给他做生意。上级调他到农村工作,他沉迷城市生活,以职权对抗。结果,刘国定被捕后迅速叛变投敌,致使100余人被逮捕,给党组织造成重大损失。
据曾任国民党陆军中将的沈醉回忆:“毛人凤一直认为自他主持保密局以来最得意的三大政绩中,排在第一项的,是由于刘国定的叛变,重庆地下党组织遭受重创。毛人凤还把刘国定带到南京,希望他破坏中共长江局党组织……”
相反,红岩英烈王朴,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富家子弟,在川东地下党因经济拮据工作举步维艰时,动员母亲变卖家里全部田产,折合黄金2000两,悉数交给党组织作为活动经费,而他自己的生活却非常俭朴。根据党的指示,他到农村兴办学校,和教师们挤在一个破旧祠堂里同吃同住,还和师生一起抬石头、运泥土,薪金和普通教师一样微薄。
“这就是共产党员的清风正气!”该基地官兵告诉记者,基地成立后,不少地方老板找各种关系说情递条子,想让基地领导在工程招标或物资采购上给予照顾。对此,基地领导不仅严词拒绝,还立下铁规矩:常委一律不许参加地方老板的吃请请吃,并督促领导干部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朋友圈。
生活的防线守不住,廉洁的防线必然失守。该基地进一步制订完善干部管理规定,定期组织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增强防腐免疫力。
如今,“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廉洁底线”“崇尚俭朴生活,永葆清廉本色”已成为该基地官兵的共识和追求。
正风反腐要从小事小节抓起
“真没想到,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竟然被革命先烈写进了‘狱中八条’!”在白公馆,记者现场目睹武警重庆总队某支队一堂特殊的教育课。
该支队一名新战士,家庭条件优渥,到部队后花钱仍大手大脚。领导批评后,他不理解:“工作干好就行了,怎么花钱是个人的生活私事,支队咋还管这个?”
参观见学中,沿着木制楼梯登上白公馆旧址二楼,该支队领导在一组黑白照片前,给官兵讲述一段往事——
烈士刘国鋕,出身四川泸县富商家庭,本可享受优渥的生活,却毅然投身革命。平时,他对自己严格要求,生活上非常俭朴。地下党组织决定派他到农村开展工作,此时家人给他谋了一个“美差”——到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当研究员。对此,刘国鋕毫不犹豫,按照党组织的决定,远赴云南陆良,以教师身份协助当地党组织开展游击队筹建工作。
1948年4月,刘国鋕因叛徒出卖被捕后,他的家人利用雄厚财力多方营救,只要他在退党声明上签字,即可恢复自由。面对亲人恳求、生命威胁,刘国鋕坚决拒绝:“我死了有党,等于没死!我如出卖组织,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最终,刘国鋕选择抛弃荣华富贵、割舍骨肉亲情,慷慨赴死,年仅28岁。
刘国鋕与叛徒刘国定的姓名只有一字之差,两人却为何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该支队领导的观点引人深思:“两个人的本质区别,恰恰在于他们如何对待和处理‘个人问题’。”
当年,红岩先辈们经过认真对比、深刻反思,得出一条饱含血泪的结论:“从所有叛徒、烈士中加以比较,经济问题、恋爱问题、私生活,这三个个人问题处理得好坏,必然地决定了他的工作态度和对革命是否忠贞。”
“生活小节是权力观、事业观的‘透视镜’。”看着照片中刘国鋕烈士坚毅的眼神,这名新战士惭愧不已,“以前总觉得怎么花钱是个人私事,殊不知,贪图享乐是腐败堕落的开始。管不住用钱、恋爱和生活作风等小事小节,很容易诱发并走向腐败。今天一些领导干部贪污腐化,追根溯源,都能从这些方面找到原因。”
在参观现场,这名新兵主动登台吐露心声:“虽然我刚入伍,是名新兵,手中没有权力,但如果在小事上不注意、小节上不检点,久而久之,就可能在一个个‘微不足道’中自我麻痹、迷失自我,最终导致‘总开关’出现偏差。”
“如何对待生活、对待家人、对待朋友,本质上反映一个人如何看待手中权力,如何定位自己与组织、与人民的关系。”看到这名新兵的转变,该支队领导趁势引导大家,“把个人享受放在首位的人,必然会把自己的职位视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把工作视为负担。”
很多官兵在思想辨析中谈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局,从抓月饼、抓贺卡、抓烟花爆竹等一个个小切口入手,刹住了一些曾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等看似小事小节却影响党的健康肌体的顽瘴痼疾,我们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抓起,筑起拒腐防变堤坝。
近年来,针对官兵家庭涉法问题、婚恋情感问题、子女教育问题,该支队还积极协调军地有关单位,建立工作机制解难帮困,从源头上减少官兵因小事小节出现腐化堕落的隐患。
职务越高、权力越大,越要加强思想改造、政治锻造、作风塑造
晚饭后,陆军某部官兵齐聚一堂,观看法纪案例警示教育片。坐在第一排的,是该部大校、上校军官。依次往后,是各营连主官。
“我们每周二晚上都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进行警示教育。”谈起学习教育,该部领导告诉记者一件往事:多年前,友邻单位一名领导在和地方商人交往中差点被“拉下水”。发现地方商人的真实意图后,这名领导立即向组织报告。
虽然没有酿成严重后果,但反思教训沉痛:组织监督没到位,让这名干部滑向违纪边缘;个人缺乏警惕,没有防止被“围猎”的经验。虽然这名领导一心想长期献身国防,可此事发生后深感愧对组织培养,年底含泪离开了部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狱中八条”特意指出,要“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当时,地下党组织对此抓得不够,致使个别领导干部背叛信仰——
解放前夕,重庆地下党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冉益智长期不认真参加学习,加之缺乏有效监督,致使其理想信念淡化,被捕当天就叛变,供出大批共产党员。在他的劝说下,下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叛变,使江竹筠、李青林、雷震等多名党员被捕。
“冉益智、涂孝文都是我们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他们叛变的共性原因是:不加强学习,缺少监督。”警示教育中,陆军某部领导说,职务越高、权力越大,越要加强思想改造、政治锻造、作风塑造。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组织的教育监督,是对领导干部最大的关心爱护。
该部很多领导对此高度认同:每个领导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和资源。如果缺乏监督,很容易出现决策“一言堂”、花钱“一支笔”、用人“一句话”等问题。今天,个别领导干部之所以在腐败问题上栽跟头,都和不愿意接受组织教育监督、缺乏廉洁自律有直接关系。
上个月,该部计划采购一批训练和文体器材,方案出炉后他们没有马上招标,而是召集具体负责人进行廉政教育,对可能遇到的拉拢诱惑腐蚀等情况进行预判研究,制订对策措施。同时要求纪委对第三方和部队领导进行全程监督,坚决防止领导干部干预插手招标。
由于监督有力,采购全程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大家都说,权力在监督下运行,全程公开透明,抵御拉拢腐蚀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训练和文体器材拉进营区那天,看着机关干部兴高采烈地分发器材,该部领导说:“只要我们主动接受教育监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始终对纪律规矩保持敬畏之心,就能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做到不越红线、不碰底线,走好新时代强军路!”
(采访得到徐京华、李涛、石路、梁志诚、张泷大力支持)
记者手记
清水见底 明镜照心
“狱中八条”诞生于渣滓洞、白公馆的黑暗牢狱,却如一股清泉涤荡初心,如一面明镜烛照灵魂,为今天政治整训和正风反腐提供了深刻的历史镜鉴。
一个政党、一名干部,若想永葆健康,必须有“清水见底”的纯洁、“明镜照心”的坦荡。生死关头,革命先辈将党组织遭受破坏、少数领导干部腐化叛变的原因,毫无保留地置于历史的聚光灯下,用血泪凝结出“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的朴素真理。
水清,则泥沙毕现;镜明,则毫厘可鉴。我们每一个后来人都应该问问自己:面对诱惑,内心是否依然澄澈?行使权力,动机是否纯粹如初?深化政治整训中,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揽镜自照、检视内心,发现尘埃及时清扫,做到 “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请扫描二维码浏览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