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2018年1月3日,习主席视察中部战区陆军某师时,在该师师史馆反映松骨峰战斗的展板前感慨地说:“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
“钢多气盈智足”,昔日松骨峰上刺刀见红的英雄部队,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书写英雄连史新篇章。他们转型跨越的铿锵步伐,展现出英雄传人锐意进取的志气、攻坚克难的骨气、强军胜战的底气。
第八十一集团军某旅“松骨峰特功连”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
三个新军功见证连队新跨越
■王 平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曹 壮

“松骨峰特功连”组织“荣誉入连史”活动。 何鹏刚摄
“报告先辈!我们又获得了荣誉!”
前不久,第81集团军某旅“松骨峰特功连”荣誉室内,一场特殊的“荣誉入连史”活动庄重举行。在官兵见证下,二级上士吴新宇将个人二等功奖章郑重放入荣誉室,与奖章一并陈列的,还有近期获得的连队集体二等功和班集体三等功证书。
战士、班、连队同立新功,是该连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的最新成绩单。去年,吴新宇牵头改良某型无人装备,某班利用该型装备创新有人无人班组协同战法,改进了传统作战样式。运用新战法,该连在实战化训练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该旅转型发展的标杆。
荣誉室内,崭新的奖章与“攻守兼备”荣誉旗帜,仿佛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75年前,抗美援朝战场松骨峰战斗中,该连官兵面对兵力20多倍于己的敌人,以百人之力持续鏖战,5次击退敌人动用飞机、坦克、重型榴弹炮的集团进攻,最终全连仅7人幸存,创造了“以气胜钢”的作战奇迹,赢得了特等功臣连的荣誉。
“连队从不缺荣誉,但今天的军功不同以往。”谈及立功背后的故事,吴新宇指着一块连队集体二等功奖牌,说起6年前的一场演习。当时,连队工兵全部“阵亡”,担负尖刀任务的官兵以极大“伤亡”代价取得突破……
“当尖刀、勇攻坚是常态,但智能化战争时代不能只靠悲壮续写荣光。”吴新宇说,面对无人机巡航、算法决胜的未来战场,他和战友一直在思考,英雄传人的“气”如何延续?无畏的精神如何在科技赋能下转化为胜战的能力?
答案,写在连队加速转型的足迹中。近年来,吴新宇和战友敏锐地将目光投向无人装备与人机协同,大胆提出改良构想并付诸实践。从研读技术手册、通晓装备原理,到自学编程、调试参数、摸索战术,历经3年艰辛攻关,一批由普通官兵自主改良的无人侦察狗、自杀式无人机、侦察仿生鸟等装备相继在训练场亮相,一套由官兵总结的无人战法受到上级关注。
走进该连创新工作室,激烈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去年,吴新宇牵头组建了这个创新工作室,官兵在这里研讨作战案例、拆解新型装备、自学编程知识、改装技术参数,并将创新成果应用于班组战术。在一次演训中,凭借创新成果,该连各班组精准定位“敌”隐蔽火力点,成为赢得胜利的关键。
在“松骨峰特功连”,像吴新宇一样着眼信息化战场需求,投身创新转型的士兵并非个例。火炮技师常家超利用现有设备,研制出智能炮手模拟器,有效缩短射手培养周期;一级上士薛金旭自主革新某型车载作战平台,实现作战效能倍增;下士王向斌结合岗位需求,带头改装某型装备,创新了连队作战打击样式……
在该连训练场上,率先前出的是无人战车,挥出“铁拳”的是无人机蜂群,比钢铁洪流更加汹涌的是“数字洪流”。
从当年的“钢少气多”到今天的“钢多气盈智足”,新时代重塑了年轻的士兵,也赋予英雄部队新使命。
翻看该连近年来的工作日志,转型跨越的“路线图”愈发清晰:作为全军首批列装新型步战车、数字化指挥系统的单位之一,他们正从传统步兵连队向合成作战单元加速升级;开展直升机接替指挥、检验极寒条件下数字化装备效能,不断推动全域机动作战模式下的信息化水平提升……
近年来,该连着眼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探索走开“以战领创、以创促战”练兵新模式,多项新战法受到上级肯定。在全军基础训练现场会上,这支当年坚守松骨峰的英雄部队,圆满完成新课目展示任务。
“连队先辈用生命书写了‘以气胜钢’的传奇,我们这一代军人肩负强军重任,必须奋力书写英雄连队新篇章。”夜幕下,该连官兵围绕某作战课题展开研练。战车轰鸣,犹如这支英雄部队转型跨越的铿锵足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