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踏访革命旧址和座座军营,感悟党员领导干部挺身担当作为的奋斗精神——
炉火淬炼“铁肩膀”
■解放军报记者 杜 娟

陆军某旅在战旗广场开展教育活动,讲解员为官兵讲述战旗背后的英雄故事。 黄振宇摄
初冬时节,圣地延安,凤凰山麓,记者走进毛泽东同志旧居。
1937年9月,正是在这个窑洞里,毛泽东同志写下了那篇著名的战斗檄文《反对自由主义》。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毛泽东同志笔锋直指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时弊。
自我革命的炉火,与全民族抗战烽火同时点燃,淬炼出一个担当民族解放大任的政党、一支勇挑救国图强重担的军队。
薪火相传,熔炉正红。进入新时代,习主席勉励党员领导干部“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要“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
告别凤凰山,走向一处处革命旧址和座座军营,记者抚今追昔,见证和思考党员领导干部淬炼“铁肩膀”、勇于挑重担的故事。
从“千里跃进大别山”到“三次请战渡海峡”——
狭路相逢勇者胜,危难时刻见担当
第81集团军机关驻地,燕山山脉环绕。西山制高点上,有一个“八角台”。
这里,是我军著名的华北大演习的观礼台。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曾在这里观看11万大军的陆空合同作战演习。
当时,每天近3个小时的演习,时年77岁的邓小平每场必看,他说:“这样的演习多年没有搞过了,要把部队的气鼓一下,把军队训练得像个军队的样子。”
“军队的样子”是什么?邓小平望远镜的视野里,是否叠现着那支在泥泞里跋涉的大军?
“我这一生,这个时候最紧张,听到黄河的水要来,我自己都听得到自己的心脏在怦怦地跳!”邓小平曾如此回忆。“这个时候”,发生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通过黄泛区之前。
1947年7月,毛泽东给刘伯承、邓小平发了一封秘密电报,坦言:“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当时,晋冀鲁豫解放军刚刚经历一个月连续作战,部队亟待休整。
但是,刘伯承、邓小平深深意识到,挺进大别山,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关系战略全局和党中央在陕北的安危。
“当时我们二话没说,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实际不到10天,就开始行动。”12万大军,下决心不要后方、远离根据地,穿越黄泛区,连渡沙河、涡河、汝河、淮河,官兵高喊“狭路相逢勇者胜”,与围追堵截的敌军一路血战,最终把红旗插上大别山。
危难时刻,这是怎样的担当!这是怎样的勇毅!
从“八角台”南望,记者仿佛还能看见琼州海峡汹涌的波涛。
1950年春,退守台湾的蒋介石在海南岛部署10万兵力,50余艘军舰日夜巡弋琼州海峡,几十架战机盘踞长空。
当时,我海军、空军尚未成形。受金门战役失利影响,党中央对发起渡海作战极为慎重。
“此时不渡,更待何时?”时任第12兵团副司令员兼第40军军长的韩先楚,果断提出3条提前攻岛的理由:“利用谷雨节气前后的东北风,渡海作战可实现奇袭效果;海南岛海岸线漫长平整,我军可多点登陆分散敌军防御力量;有在岛内斗争20多年的琼崖纵队配合,能里应外合……”
短短数日,韩先楚接连发出十几封加急电报,3次向上级甚至中央军委请战,急迫之情溢于言表。
当年4月,毛泽东同意提前发起解放海南岛战役。16日晚,韩先楚亲率第40军主力和第43军一部,乘坐400多艘帆船,强渡琼州海峡顺利登岛。
5月1日,海南岛全境宣告解放。
此时,距朝鲜战争爆发仅剩55天!毛泽东在接见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时,意味深长地说,要是晚打两个月,海南很可能变成第二个台湾。
“韩先楚将军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主动作为的胆魄,令人敬佩。当前,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已进入倒计时,一刻也拖不起,半天也等不得,必须整治‘消极保安全’‘怠工不作为’等顽疾。”
回忆这段往事,该集团军领导对记者说:“时至今日,面对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任何庸懒无为都是变相腐败,‘腐’的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与信任,‘败’的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好机遇。”
“短期无法见效的事情不干,有责任风险的工作不做……”在该集团军某旅党委会上,个别人心里的“小九九”,被旅领导犀利点破,“这种‘不贪不占也不干’的消极心态,侵蚀的是战斗力根基!”
改革转型向纵深推进,一些规划需要长期攻关,是否坚持投入?去年演习中,二级上士杨云飞发现坦克分队高强度行军后,发动机润滑系统容易发生故障。有关部门悉心调研后,提出了一份为期3年的攻关计划。
方案提交后,引来质疑声:“当前训练任务繁重,投入大量精力搞一个3年后才能见效的项目,值得吗?”更有甚者给旅领导提醒:“要是弄不好,还要被追责,何必自找麻烦?”
对此,该旅领导一锤定音:“对战斗力建设有益的事,再难、再久也要干!”如今,这个攻关项目提前一年进入发动机样品测试阶段。
从“湘江铁血阻击战”到“四进三出马石山”——
时刻听从党召唤,专把重担挑在肩
“面对齐腰深、冰冷刺骨的河水,全连官兵没有一丝犹豫,一个接一个冲进水里,涉水奔袭近一公里,战斗结束时衣服早已被身体烘干了!”时隔一年,第79集团军某旅“红三连”洪连长再次忆起那场战斗,眼神里仍然充满血性。
当时,营里部署战斗任务,个别连队干部看到侦察信息显示的这条涉水进攻路线,面露难色,想挑选其他冲锋难度低的路线。三连洪连长二话不说,当即请战:“把最难走的路线、最难攻的要点,交给我们连!”
战斗打响后,面对“敌”重重火力封锁,三连党员干部带头涉水奔袭,将战旗插上“敌”阵地,成为全旅首个完成战斗任务的连队。
“时刻听从党召唤,专把重担挑在肩!”在连队荣誉室,洪连长说,“这是‘老队长’陈树湘熔铸在我们血脉中的信念。”
连队荣誉室里,一束灯光打在陈树湘的雕像上。这位湘江战役中壮烈牺牲的师长,曾任“红三连”所在营前身部队——红一军团总指挥部特务队队长,负责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警卫工作。
1934年10月,红军踏上长征路,面对敌人的疯狂追击,“红三连”前身中革军委警卫团二连,负责掩护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突破封锁线。
第一天战斗后,连队阵地上剩下不到60人,尽管连长、指导员都牺牲了,但连队官兵坚守阵地,面对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无一人撤退。3天内,他们打退敌人数十次进攻,为中央机关渡江赢得时间。
此役,全连最后仅剩22名战士,其余官兵壮烈牺牲。
今年9月3日的盛大阅兵式上,该连战士赵畦手擎“能攻能守的模范党支部”战旗,和其他79面战旗一起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看到这一幕,参加阅兵的陆军某旅二连“马石山十勇士”班第47任班长陈帅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10年前,我们班的英雄战旗也在九三大阅兵战旗方队中接受检阅。”
1942年11月,日军“扫荡”胶东。八路军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七连六班10名战士,执行完任务路过马石山,看到6000多名群众被日伪军围困。在没有上级明确指示的情况下,他们毅然决定放弃归队,留下来帮助群众突围。
十勇士分兵诱敌,在枪林弹雨中反复冲杀,“四进三出”为群众开辟生路,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这种敢于担当、敢于攻坚的血性品格和战斗精神,发轫于战争岁月,在官兵身上代代传承。”抚摸着模拟当年十勇士突围路线的沙盘,该旅闫政委激动地告诉记者,如今,官兵主动冲在一线挑重担、破难题的举动随处可见。
一次演习中,该旅“济南英雄连”时任连长孙金龙在左臂受伤的情况下,主动请缨带领一个班昼夜不停急行军,进行“敌”后穿插,最终圆满完成机降突击任务,被大家誉为“钢铁连长”。
该旅党委担纲推进23项重难点攻关研究,领导带头铆在演训场研究战法运用。去年以来,他们自主研发8项技术成果,其中2项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担当是共产党人穿越烽火岁月的精神脊梁,更是新征程上我们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的精神利刃。”前不久的年度任务攻坚动员会上,该旅党员干部庄严宣誓——
“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担别人不愿担的风险,带领部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从“一个连队接力实干”到“两任班子持续攻关”——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体系防空能力建设实现新突破!”陆军某防空旅阶段成果汇报会上,一幅实时更新的防空作战态势图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这项课题,始于上一任党委班子的筹划立项,在新任班子接续推进下取得重要突破。两任党委班子“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过硬作风,被传为佳话。
去年底,该旅领导班子调整。新任杨旅长到任后,面对“这是前任的项目,干好了成绩算谁的”“另起炉灶更容易出彩”等杂音,态度明确:提升战斗力才是硬道理,决不能为了个人政绩搞花架子、乱作为。他与班子成员统一思想:只要是提升战斗力的事,不论谁开的头,都要一抓到底。
旅党委没有盲目上马新项目,而是围绕研发中遇到的“复杂电磁环境下体系防空的稳定性”“跨单元协同指挥”等难题展开集智攻关。前不久,该旅运用新研究的战法,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成功构建起多层次防空火力网,有效提升各作战单元之间的协同效率。
“战斗力建设不是短跑,而是接力跑。为了搞政绩折腾部队,表面看是积极干事创业,实则是胡乱作为、空转虚耗。”杨旅长告诉记者,担当作为就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一任接着一任干。
这样的优良传统,在旅队历史上传承已久。从红军“反围剿”开始,至今近百年来,该旅“清涧起义红四连”历任主官带领官兵始终把提高射击精度,作为制胜打赢的主攻方向和目标,使“打之必中”成为连队的独特优势。
在弹药极度匮乏的“反围剿”艰苦岁月里,连队锤炼“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硬功,将首发命中练成了官兵的一种本能。
解放战争中,连队在运动战、城市攻坚等各种作战样式中,将射击精度与战术突防深度融合,磨砺出“精准突击、一击制胜”的尖刀锋芒。
抗美援朝战场上,面对敌机的空中优势,全连官兵将攻坚焦点转向高射炮对空射击,潜心研究敌机航速、高度与弹道的关系,在实战中不断总结提高,最终创下配合兄弟单位3天内击落击伤敌机33架的辉煌战绩。
一届届连队班子接续深耕、攻坚克难,神枪手、神炮手层出不穷。如今,连队官兵熟练操作新型武器系统,在反无人机等新质作战领域续写着“弹无虚发”的新传奇新篇章。
前不久,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93岁炮一班班长王安保回到连队,抚摸着崭新的火炮,动情地对年轻官兵说:“咱们连从第一任老连长开始,就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仅把这种精神刻在了炮膛里,更是把它刻在了胸膛里!”
(采访得到王军杰、王钟卫、周旋、龙礼彬、赵前松大力支持)
记者手记
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
习主席强调:“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这对军队领导干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提出了明确要求。
当前,在政治整训、正风反腐高压态势下,个别领导干部产生了“怕出事不愿干事”的“避事”心态。说到底,还是私心太重,将个人“乌纱帽”置于强军事业之上。新征程上挺膺担当,必须破除“避事”心态。只有视风险为考验,把挑战当机遇,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冲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困难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方能扛起强军重任、不负人民期盼。

请扫描二维码 浏览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