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征兵入伍>>正文

十五万大学生新兵入营来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张彦中 吴旭责任编辑:刘航2014-10-13 03:17

适应征兵工作新常态

■总参动员部副部长 田义祥

征兵时间由冬季调整为夏秋季,全国征兵实施网上征集,征集对象主体继续实行“两个优先”政策……征兵工作一系列新变化,如果套用眼下一个热词,就是正在呈现“新常态”。

怎样适应征兵工作新常态?我以为,恰如经济现象一样,这也是我国兵役工作的一个换挡调整期,认清其必然性,适应其阶段性特征,在尊重规律中顺势而为,实现效益最大化。

今年征兵工作,一个标志性成果是近15万大学生入营,数量、质量都创造了历史新高。这是各方共同努力、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合力的形成,最根本的原因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承认征兵工作新常态,逐步适应征兵工作新常态。

从实践来看,征兵工作进入新常态后,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与大批适龄高学历青年、应届毕业生这些潜在征集对象相适应,高质量兵源渠道拓展具有可持续性;二是兵员结构优化明显,受到基层部队尤其科技含量较高部队的认可与欢迎;三是兵役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策导向的决定性作用正在凸显。

以今年征兵工作中一些政策规定的调整为例,政治考核进一步简化程序,应征公民体格检查试行新办法,放宽诸如视力、文身等方面的限制规定,既确保了征兵工作的严肃性又适应了社会变化的新实际,既拓宽了兵源渠道又体现了人文关怀。一些适龄青年家长称赞,征兵工作越来越人性化;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更应该优中选优,争取把更多优秀适龄青年送到部队去。

严格说来,目前征兵工作正处于向新常态过渡转换的过程中,更准确的阶段判断是处于征兵工作换挡期、兵员结构调整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一个特殊时期。只有当度过这一特殊时期后,征兵工作才真正进入生机盎然的新常态时期。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全面改革是推进征兵向新常态过渡的基本途径,兵役工作改革势在必行。

当兵热不热,关键在政策。近年来,军地陆续出台了一些新政策,但应急的多、管长远的少,治表的多、治本的少,单项的多、配套的少,总体上滞后于形势发展。适应征兵工作新常态,应当从制度变革、兵员结构优化和战斗力要素升级上寻找新出路。这就意味着,必须全面推进兵役制度改革,尽可能释放改革红利;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培育兵役工作的可持续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