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戍边新兵:那个笑得最甜的就是我
■徐博文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胡晓宇
“叶斯木别克”“吾勒加斯”“李多英”……“到!”“到!”“到!”
戈壁滩上,风沙弥漫。新兵列阵,口号震天。来自天南海北的新兵们训练归来,在天山某军营里排成了一个“心”形。
“一天一个样,一月大变样,渐渐有兵样。”他们自信的笑容分明在告诉我们:“看,那个笑得最甜的兵就是我。”
青春只有一次,我希望追随军人最帅的“逆行”
新兵训练旅文化广场,一场文艺汇演精彩上演。哈萨克族新兵叶斯木别克带领战友登上军营舞台欢快起舞,明亮的眼眸闪着光芒。
炫酷的舞台、流动的音符……曾是这名新疆阜康市滋泥泉子镇小伙子的一个梦。
6岁时,叶斯木别克登上新疆卫视舞台演唱歌曲,是当地家喻户晓的“童星”。
叶斯木别克高考那年,全国5所艺术类高校面向新疆定向招生,他以出色的表现被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相中。但家庭条件有限,他不得不放弃心念已久的梦想。
“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后来,叶斯木别克更加刻苦复习,最终如愿考取山东大学。
在河南上预科那年,这名热情洋溢的哈萨克族小伙发挥特长,成了学校各类艺术团体的“顶梁柱”。离家后的第一个古尔邦节,他自编自演的舞蹈《黑走马》,被老师一眼相中,推荐到省里参加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军人是最受尊崇的职业,青春只有一次,我希望追随军人最帅的‘逆行’!”正读大二的叶斯木别克,得知招收大学生参军入伍的消息,毅然决定到军营接受磨炼。
然而,军营生活并没有他想象的那般“浪漫”。单双杠上不去、跑步总垫底……叶斯木别克一度打起了“退堂鼓”。
“从军报国路上,要时时挑战自我,不可能事事如愿;军营不是人才市场,不可能想走就走。”班长杜贻明的话“点醒”了叶斯木别克。
“岗位就是战位,吃苦就是锻炼,不能在该吃苦的时候选择放弃。”叶斯木别克把这句话写到本子上,牢牢记在心里。
“为祖国站岗,为同学争气,为父母争光,为自己喝彩……”接下来的日子里,叶斯木别克和战友们开始清晰地认识自我,校正奋斗方向,内心充满了敢于争先的勇气。
此后训练中,叶斯木别克努力跟上节奏,咬紧牙关克服体能短板,全力完成好每个动作。一个月过去了,他的军事素质快速提高,人也自信多了。
旅里打造特色文化,成立以新疆籍少数民族新兵为主体的“大美新疆”宣传队,叶斯木别克成为主力。训练间隙,他带领队员到各连队介绍新疆风土人情,很受战友欢迎。
“军营有我学不完的东西,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班务会上,叶斯木别克吐露心迹。
这个想法,得到班长杜贻明的赞许:“成功不是等来的,只要肯奋斗,梦想就会实现。”
从那以后,训练中叶斯木别克总是不断给自己“加餐”。
一次,5公里考核场上,叶斯木别克拼命向前跑着。眼看只差500米就到终点了,他脚底一滑,把脚崴了。他咬牙坚持,一瘸一拐地向终点发起了最后冲刺。
冲刺过线那一刻,叶斯木别克一屁股瘫坐在地。“22分50秒!”成绩一出,杜贻明捶了一下他的肩膀:“好样的,有拼劲!”
前不久,上级工作组来慰问新兵,叶斯木别克作为新兵代表与首长交流。“能和将军握手,激动得我好几个晚上没睡着觉呢!”叶斯木别克的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
连队回族新兵吴军,是叶斯木别克最亲密的伙伴。前段时间因想家,吴军训练提不起劲头。
“奋斗的男人都有一个成果!”叶斯木别克将这句哈萨克族名言说给吴军听,鼓励他克服困难、尽快调整,一起融入火热军营。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如今,越来越多的战友认识了叶斯木别克:“这个哈萨克族战友好样的,舞蹈跳得好,军事技能也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