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海市高校征兵一线的调查报告:连续4年全国第一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程礼兵 樊 晨 倪大伟 发布:2019-04-10 18:21:51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一场持续跟进的成长接力——

探索建立全程服务保障模式

春节刚过,服役于江苏某部的大学生士兵张燮林迎来一个特殊的慰问团。复旦大学人武部领导牵头所在院系教职员工奔赴营区,给他送去了母校的问候与关怀。

“无论学生身处何方,都要在服役期内看望,做到‘母校指导员’活动覆盖每一名入伍的大学生!”上海市征兵办副主任陈锡林说,这是上海高校建立完善全程贯通的大学生士兵服务保障模式的一个探索。

同济大学退役大学生阳帅入伍前就憧憬学校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但苦于高考时的选择和学习压力而未能选上这个专业。

“经过部队淬炼,我相信我可以战胜困难。”退伍后,阳帅转专业的大门一下就打开了,一系列暖心政策相继到位,他很顺利地进入了新的学院。

“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妥了落户手续。”上海戏剧学院退伍大学生王安宇拿着户口簿欣喜地从民政部门走了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落户成功的喜悦。

上海作为国际化都市,现有人口2400余万人,一直在严格控制人口红线,为何专门为退役大学生士兵开这道门?因为他们把这些高素质兵员上升到与引进人才同等对待的高度。

为高素质兵员提供一流服务保障是上海一直坚持的理念。多年来,上海不断努力探索,实现了两大转变:一是由出台大学生士兵退役后的优惠政策拓展到服役期间的全程学业关怀;二是由物质上提高补助标准向提供落户和更多就业机会延伸。

“大学生士兵退伍后如何从军营生活过渡到高校学习生活,是我们必须帮助他们解决的难题。”上海交通大学武装部副部长康健告诉记者,学校一直在探索服役期间“学习不断线”的办法。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一位大四学生参军入伍后,辅导员一直坚持给这名学生寄送学习资料,并鼓励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参加远程辅导,最终这名学生在退役一个月后顺利毕业。

“从入伍到退伍,从复学到毕业,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对于大学生士兵这个特殊群体,我们一直致力于营造入伍安心、服役顺心、退伍放心的氛围,更好激发大学生投身军营、建功立业的热情。”陈立新说。

1 2 3

责任编辑:杨凡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