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之路:不能“1+1”,而要把“1”变成“2”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王会甫 高 冰 等责任编辑:王俊
2017-10-11 04:43

东海舰队某部海上砺剑。

领飞要有最远的视野

马晓宇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杨 进

秋雨潇潇,一只灰色的钢铁鲲鹏从天空飘然而至。西南某机场塔台,一名上校目光炯炯,手持话筒向空中机群发出指令:“Make a mass in formation, prepare for simulating air delivery.(编队集结,准备空中模拟投送。)”

这是运-20的一个普通飞行日,熟练运用英语指挥的是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滕辉。在滕辉看来,英语指挥是飞行指挥员的一项基本功,因为他的团队不只是飞越万里关山,他们还要飞出国门,飞向更高远的天空。

“新装备的升级,必然引发理念的革新、能力的升级和模式的转变!”作为一名拥有6000多小时飞行经验的机长,滕辉的改装之旅并不轻松。他带领改装团队一道,学知识、研机理,针对新装备改装实践和战场应用,确定了12项创新课题,展开集中攻关。部队接装仅7天,他们就成功完成首飞任务,刷新了空军新机从部队接装到首飞时间跨度最短的纪录。

“能飞不是目的,善战才是方向!”是滕辉的口头禅。他带领全团把全程使用、全域投送的要求贯穿新机改装训练始终,通过融入战术背景、展开跨建制协同等方法,全面优化组训模式,加快提升训练层次。

在恶劣环境中飞。在低能见度、大侧风、雨雪天候等复杂条件下,锤炼机组适应复杂战场环境的能力。

在逼真战场中练。设置空地火力威胁、复杂电磁干扰等实战环境,历练战场生存和远程投送能力。

2017年7月30日,滕辉驾驶运-20飞越朱日和,接受习主席检阅。这一刻让他铭记在心,他知道,运-20的列装,代表着中国空军拥有了空中战略机动的“利器”。“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战略投送覆盖到哪里,我们就要飞到哪里!”滕辉的话铿锵有力。

转型要有打铁的劲头

■彭 田 林建国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凌 涛

虽然曾是“全军优秀指挥军官”,所带营曾被上级表彰为“践行强军目标先进营级单位”,但是由坦克营营长转为合成营营长,申通一点也不觉得轻松。

部队调整改革后,他被任命为第75集团军某合成旅合成二营营长,面对人数翻几番的管理压力和专业全变换的训练压力,如何带好队伍,申通想来想去还是只有一条:身先士卒练好新专业!

苦干更要巧干。部队刚刚整编完毕,他就在营里组织成立手语通信、沙盘堆制、轻武器操作等8个示范班,一边外请专业教员带着练,一边亲自带着示范班依据训练大纲一步步探索,总结出一整套组训方法,打开了专业转型后的训练局面,做法在全旅得到推广。

今年刚好是申通从军的第20个年头,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营长,申通历经10余个工作岗位,始终勇于突破自己。

2007年,他代表旅参加原成都军区“建制坦克连指挥军官综合素质比武”,取得综合成绩第一、三个单项第一的好成绩。2014年7月,朱日和训练基地铁甲轰鸣,时任某装甲旅坦克二营营长的申通指挥头车,带领全营连续机动27个小时,出色完成战斗任务。

在申通心里,转型要有打铁的劲头,重新淬炼自己。前不久,二营组织实弹射击训练,突然下起大雨。考虑到安全等因素,有人建议停训,可申通不为所动。靶场上枪声此起彼伏,愣是打到凌晨,把昼夜间多种距离、多种目标的实弹射击课目全部练了一遍。

雨水全程相伴,虽说训练成绩并不理想,但全营官兵都有了雨中射击的亲身体验,总结出了不少实用的小经验、小招法。

身处改革,申通热情不减、默默耕耘。这不,刚刚传来喜讯,二营被集团军评为“调整改革先进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