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学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N种方式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马戈 等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7-11-14 05:06

陆军边海防学院少数民族学员——

强化认同学,用好身边活教材

■李智  吴国东

“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倍感自豪,作为一名维吾尔族学员,我会始终做到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争当一名强国强军的兵巴郎。”11月6日,一场“畅谈家乡新变化、畅想美好新时代”座谈会在陆军边海防学院进行,来自新疆托里县的维吾尔族学员麦尔丹一番发自肺腑的感言,使听众们频频点赞。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该院针对少数民族学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时存在教材偏少、理解不深等实际,及时抽组维吾尔族、藏族等政治理论骨干,编译党的十九大报告基本教材、口袋书、小册子等多语种辅导资料,将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等内容纳入课程教学,确保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少数民族学员中落地生根。

同时,他们组织理论骨干用接地气、家常式的话语,用身边鲜活的事例把大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让少数民族官兵听得懂、喜欢听;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组织少数民族学员撰写体会、分享心得;举办“金麦伦”话剧节,抽组文艺骨干编排独具特色的节目,展现“一带一路”辉煌画卷、各族同胞深情厚谊、边疆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少数民族学员报效祖国、献身强军的热情,强化情感认同。

盛会精神鼓舞人心。哈萨克族学员夏提克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们规划了未来发展蓝图,学院又为少数民族官兵学习盛会精神创造了条件。作为一名在校学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立足本职岗位、苦练克敌制胜的硬功,努力投身到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空防中!”

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某学员队瞄准实战育尖兵——

把“准军官”锻造成 能打胜仗的利剑

■杜英  赵晟炀

“训练时想穿便鞋,打仗时还能穿吗?”“课堂与战场差距到底有多大?”皖北某训练场,飞沙走石,训练间隙,一场实战化大讨论正在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某学员队火热进行。

“一切为了打胜仗!”讨论过程中,该队队干部瞄准实战化训练“弹着点”,围绕“课堂连接战场”的战斗理念展开讨论,对学员进行“思想清淤”,达成了“以战斗力为标准”的共识。该队教导员周剑说:“‘准军官’是战斗员,更是带兵人,只有在指挥打仗方面做好功课、下足功夫,才能真正成为敢打必胜的利刃钢刀。”

针对学员组训能力不强、指挥能力不足等短板,该队“对症下药”,组建了6个模拟排,鼓励学员走上台前,轮流在模拟连排干部岗位上加钢淬火;邀请5名“铁甲教头”走进连排“包干”辅导,为学员传经送宝;举办“经验交流会”,让指挥精英、训练小教头传播经验、分享感悟。

思路明晰天地宽。一次演习时,只见指挥员挥动手旗,战车轰鸣,嘶吼着离开出发线,该队学员驾驶坦克在障碍物中间“闪转腾挪”,干净利落地通过了考验。

“通过这种近乎实战的训练,让我从‘指挥菜鸟’一步步成长为掌握‘指挥金钥匙’的模拟连长,除此之外,我的成长还要得益于队里日常性的战斗精神培养。”在演习结束后的表彰大会上,学员张亚飞由衷地说道。

无日不治兵、无时不备战。该队时常通过不定期组织拉动、全装开展训练拉紧学员的“战斗神经”;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资源,建设模拟作战研究室,将野战沙盘、红蓝对抗、兵棋推演等课目带到学员身边。透过滚滚硝烟,将战斗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员每天的训练生活。

除了用铁律熏陶学员“剑之气”,该队还将学员作风养成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考评体系;邀请优秀毕业学员回队交流;每周张贴“龙虎榜”,树标杆、立榜样、找典型……一套“组合拳”打造出极具特色的战斗文化氛围,砥砺出“准军官”的血性豪气,坚定信念铸牢“剑之魂”。

同时,该队党支部牵头“搭台唱戏”,定期为学员举办“军史小讲堂”,推送“红色故事”,每周教唱“红色歌曲”,从“听记背”到“读讲传”,激发学员扎根边防一线、投身强军实践的责任感。在全队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谈心交心、邀请优秀毕业学员返校做交流等活动,深度挖潜学院“铁甲文化”,赓续优良传统,铸牢不变军魂。

学员朱磊在得知今年毕业选岗时,该队30余名能力素质过硬、综合排名靠前的“铁甲精英”主动向队党支部递交了赴边申请书,综合素质排名第一的学员曾圆自愿申请去西北边陲的岗位后,无比激动地说:“我以后也要像学长一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