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屋的17棵青松见证了那段悲壮的往事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刘波责任编辑:李丹妮
2018-05-03 03:15

亲人为国捐躯,生活还要继续。坚强的华屋乡亲意识到,这17棵青松对他们来讲意味着什么——它们是17位红军战士的化身、是一种血脉的延续。没有盼来亲人的华屋人,把烈士的名字写在木牌上、逐一悬挂在树干的醒目位置。每年春天,他们都会自发来到后山祭奠烈士,描红姓名,清除杂草,浇水培土。2014年,乡亲们在后山上建亭立碑,把这片树林取名为“烈士林”,将17棵松树称为“信念树”。

“烈士林”中的“信念树”。

当年,华屋最后的青壮年慷慨赴国难,村子里仅剩下一些年迈的老人、纤弱的女人和年幼的孩子。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后对苏区实行大清洗,华屋乡亲们的生活雪上加霜。但坚强的华屋人从未放弃希望,他们互帮互助、共克时艰。烈士华钦材离家出征时,妻子身怀六甲,在他离家仅仅一个月后,儿子华从祁出生。艰辛过活的乡亲们纷纷向这对孤儿寡母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有的送来鸡蛋,有的送来米面,有的将家中珍留的粗布、红糖捐赠出来。华从祁稍长大些后,乡亲们还举众人之力供他读到高小毕业。

现在,已经80多岁高龄的华从祁身体硬朗,膝下子孙满堂,新近拍摄的一张全家福中足足有32口人!因为经历苦难,所以更懂感恩。华从祁把“传承红军血脉,报恩邻里乡亲”定为家规家教之一,告诫子孙,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都要常怀一颗知恩图报之心。

当初追逐父亲华质彬直到村口的华丕恢,由于营养不良、身体虚弱,较早就离开了人世,留下了身单力薄的妻子胡冬娣和自幼残疾的儿子华海生。为了帮相依为命的母子重拾信心、渡过难关,华钦材的儿孙们与她家结成互助对子,从耕地种田到吃穿住用等,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后来,身体残疾的华海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

黄沙民兵连长华盛,是烈士华桃生的侄孙。十多年来,他带着华屋的民兵,组成志愿队,担负着松树养护、森林防火和巡逻警戒任务。“先辈为国献身,我为先辈守护”,已成为15位华屋民兵的共识。

“烈士后人是一家,我家吃啥你吃啥”,这种意识深深根植于华屋人的内心。17位烈士中,除华质彬和华钦材两人外,其他的15人均没有留下自己的亲骨肉。历来看重传后的华屋人,把自己的孩子嗣传到烈士名下,为他们赓续血脉。村民华流水将自己的3个孙子分别过继给烈士华崇宽、华崇宏、华崇宜作为孙辈。现如今,17位红军烈士人人“有后”,整个华屋呈现出人丁兴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当年只有43户、136人的偏僻小村,已发展到119户、492人。

华屋地处武夷山南麓,七山两水一分田,田少地薄,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教育落后,曾经长期处于深度贫困。“土房子,破窗子,黑屋子”“小雨过后墙小补、大雨过后要大补,日子过得真艰苦”……是对华屋过去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真实写照。

2012年初,中央和国家机关联合调研组来到华屋。两个月后,《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吹遍了赣南大地的角角落落,华屋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年,原中央苏区启动了土坯房改造工程,通过补助、贴息贷款等方式,为华屋村民建成了66套整齐排列、错落有致、具有浓郁客家风情的小楼房,所有改造户在2014年春节前搬入了新居。村里还铺设了自来水管道,新修了连接319国道的入村桥和村内循环路,沿山脊修通了5000米环山步道,新建了公厕及垃圾处理设施。与此同时,文化活动中心建好了,医疗卫生室挂牌了,村民之家开放了,农家书屋营业了,标准球场和健身广场也投入使用了……所有这些,都让乡亲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攀升。

数十年来,华屋乡亲日渐形成了红色乡规民约:新人结婚,要到后山祭拜英烈,再回家里叩拜父母;每年清明,都要举行庄重而又简朴的祭祀活动;每年植树节,乡亲们都要到后山栽种松树;每年秋季开学,村小学都会组织全体师生到松树林上“开学第一课”,每逢少先队员入队、共青团员入团、党员入党,都要到“信念树”下举行宣誓仪式。近年来,从华屋走出去的子弟兵,已有十多人在部队立功受奖……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