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阒寂无声,机关楼中仍有亮光的房间只剩我这一个了。
敲定稿件的最后一个字,再认真校对润色一遍,也准备收拾回去了。正要关门离开,手机突然响起来,噢,是个陌生号码,南京打来的。
“是王雪振学长吗?”电话那头的声音略微有些沙哑。
“是呀,请问你是?”
“学长好,我是今年刚刚毕业的学员,叫刘ⅹⅹ,分到了新疆……”
他刚说完新疆两个字,就猛然间没了声音,不一会儿,干呕似的抽泣声断断续续传过来,看样子,他哭了,而且很伤心……
“兄弟,好兄弟,没关系的,真没关系的……”我握住听筒,轻声安慰着他,无意间抬头望了望窗外的夜空,仿佛也看到了三年前的自己,是的,那个曾经同样哭泣过、恐惧过、无助过的自己。
一
我是2008年考入南开大学的,是哲学院招收的第五批国防生。
进入学校后,我给自己确立的目标很简单:争取北京大学哲学院的免试推荐研究生,以便以后有足够的资格到部队院校当教员,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
都说国防生进了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工作不愁去向明确,大学生活简直是“爽爆天”!其实,情况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我们那届的国防生还都是蛮拼的。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我的大学前三年过得和高三基本上差不多,除了上课和实践活动,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习室或者图书馆,中午很少回寝室午休。
印象最深的是大三的时候做学年论文,为了能够质量高些,我大二暑假留在了学校,每天看四卷本的《费希特著作选集》,一天基本上读12个小时左右,连续35天,以至于后来看到费希特都想吐。再加上当时暑假人少,很少与人沟通,等回到家里,感觉自己说话都有了困难。
天道酬勤,我觉得做这些是值得的,毕竟自己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所以愿意为想干的事情下苦功,不干出个名堂来便不肯罢休。
至少从结果上看,辛苦耕耘还是带来了收获:大三的学年论文我拿了一等奖,当时的学分也有90多分。
正当我踌躇满志准备向目标发起冲击时,一个突如其来的通知让“剧情”有了极大的反转。
那一年,总部规定,指挥类国防生不允许考研保研,而我恰恰是指挥类的国防生!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感觉天都暗了,也许大家觉得没什么,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个消息在当时无异于晴天霹雳,辛辛苦苦奋斗了三年,眼见着目标离自己越来越近,突然间,这件事儿变得与自己毫无关系,心情失落到谷底也可想而知。
家人、老师、同学都感到十分可惜,哲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杨晓峰老师还特意到选培办争取过,但规定就是规定,毕竟“受伤”的不是只有我一个,不可能更改。
想过退出国防生,当然也有很多人劝我退出。说实话,让我做退出的决定,我真舍不得,考研保研最终是为了到部队,现在这条路断了,与教员可能无缘了,但在部队干其他的,一样能干出来。
咬紧牙,憋着劲,那段时间最终也挺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