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学员张志锟——
为梦而来:军校里的“钻”小伙
【人物小传】张志锟,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大二学员。入校一年多以来,其表现优异,现任学员连军人委员会副主任,兼学院新闻中心值班组副组长一职。其个人在《军理工报》、全军政工网刊等媒体发表多篇新闻稿件,先后荣获优秀学员1次、学院优秀报道员1次、2016年全军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1次、学院2016年度学习优秀创新奖1次。

又是一个冬日的下午,湿冷的冬天带着厚厚的寒意,如同往常一样,张志锟穿好了大衣来到了自习室,走到了自己的“老”位置,静静地坐下来翻开了自己的书。
来自河南省重点高中的他曾经是同学们眼中的“尖子生”,位居年级前列。笔者进行采访时,他曾谈到来到军营,穿上军装是他从小就有的愿望。由于父亲是退伍军人,他从小受到父亲军营故事的熏陶,心里一直都有一个从军的志向。2015年的夏天,当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带着些茫然的他想起埋在心里的梦想,想起多少个日夜父亲在自己耳边对军队的描绘,他抱定薪火相传的信念,毅然在高考志愿书上填上:解放军理工大学。
带上红色的通知书,整理好行装,坐上驶往南京的火车,开始书写他心中的军旅梦。“选择这条路,因为我想要一个充满热血的青春!”张志锟如是说。
他的数学成绩较为突出,取得过不少荣誉。而这一切,同他对数学的情有独钟是分不开的。2016年度全军数学建模竞赛是他印象最深的回忆,数学建模就是运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对人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进行全面的考察。比赛一共三天时间,对于第一次参加建模比赛的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当时,他选择的题目是一道关于某军事设施运输的题,题目虽不难理解,设计出耗时最少统筹最优的方案即可,但他详细辨析后发现题目之后的玄机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不仅要考虑到路线的选择,还要考虑到运载车辆的合理使用。此外,还要考虑到例如人为阻力、紧急情况等因素。当他将题目的思路理顺后,立即开始了方案的规划。
他的小组一共三个人,经过任务分工,每个人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在比赛的前两天,为了让自己的方案更为完美,受到来自外界阻力最小化,张志锟将所有的闲余时间都用来对题目进行演算。作为大一学员的他还没有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不懂编程的他看到高年级学员运用编程计算时,没有被眼前巨大的计算量吓倒,相反,他定下心来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着演算。“当时,高年级学员一两个小时的工作量,我往往要耗费三到四小时。”他这样谈到。其他学员最常看到的就是他一个人坐在桌旁,面前摆着一本厚厚的演算本和一部计算器,他一边敲着数字一边飞速走笔的场景。
比赛后,那本演算本被整整用去了一半,密密麻麻的数字与式子排满了纸上的每片空白。尽管这个过程枯燥无味,他却并没有生出任何倦怠的态度,眼睛跟着数字在纸与计算器之间穿梭,不断检查自己的演算结果,生怕出现一丝一毫的纰漏。在解题过程中,他也遇到了如怎么样最小化人为阻力等棘手的问题,但他凭借着自己不服输的劲头与严谨的态度,一点一点钻研,有不懂的地方就立即寻求同学与教员的帮助,将难题一个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