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提醒:小儿发热莫慌忙退热

来源:解放军第306医院作者:郑成中责任编辑:张曦晛
2015-07-27 11:00
 

去除包被降温。由于婴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体温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发热时可解开包被,方便热量的散发。如果包裹得太紧,会使热量散不出去,体温会进一步升高。室温过高时,适当降低室温,一般可使婴儿体温下降至38℃以下。

温水擦浴降温。如果上述方法仍然不能将体温降至3 8 . 5℃以下,可以适当进行温水擦浴,用37℃左右的温水浸湿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

若这些措施仍不奏效,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退热。小儿退热药首选扑热息痛类,尽管退热药更新换代较快,但西药仍然以非甾醇类抗炎药物为主,其次是激素类。必须强调的是,虽然皮质激素类有明显的退热作用,但临床上不能作为退热药使用,严格意义上讲它不是退热药。传统退热药包括氨基比林(如安乃近)、安痛定、阿司匹林等,由于其副作用多或有严重并发症(如诱发溃疡、出血、瑞氏综合征等),已逐渐淡出儿童退热药市场。目前,常用的儿童退热药物有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消炎痛、赖氨匹林针剂等。一般将扑热息痛类药物作为一线退热药物,代表性药品有泰诺退热滴剂、百服宁、小儿退热栓等。3个月以上的患儿可根据体重使用,两次用药原则上间隔6小时以上(至少大于4小时)。对于发热初期体温上升快、发热比较猛、超高热等情况,扑热息痛很难收到预期的退热效果,此时可以换用或交替使用布洛芬,但每天最好不超过4次,这样不仅能及时有效退热,还可以避免一种药短期内反复多次使用、累计剂量过大导致不良反应增加。个别患儿通过上述两种药仍然不能使体温降到合适程度,或者持续高热、惊厥,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可考虑使用更强的退热药,比如消炎痛栓、赖氨匹林针等,但需严格掌握剂量和观察用药效果。家长给小儿退热心切,经常在短期内频繁应用一种或多种退热药,这有可能使孩子因出汗过多而脱水虚脱,甚至出现药物过量导致的严重肝肾损害等毒副作用或药物中毒。

第306医院儿科现有:

(1)儿科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保健门诊、周末门诊、专家特需门诊。

(2)儿科急诊、儿科留观输液。

(3)儿科病房:带卫生间的3人病房、温馨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拥有婴儿型呼吸机、婴儿型高压氧舱、新生儿微电脑暖箱、心电监护仪、经皮测血氧饱和度仪、微量输液泵、婴儿复苏囊等先进的专科设备,确保病人的救治质量。微量元素测试仪微量血即可测定钙镁铁锌铜铅镉七种元素。

根据不同层次需要,设有普通病房、母婴同室病房、温馨病房。为方便那些孩子生病必须治疗,而家长又没有足够时间陪伴住院者,特设留观输液室,随来随治,治疗结束即可回家。近年来,科室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多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目前,正致力于儿童心理情绪行为异常研究(儿童多动症)及新生儿缺氧后脑损伤的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的研究,并取得了进展。

同时还负责:小儿内科各系统疾病的诊治,儿童保健等业务。采取全天候24小时应诊制。诊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症及疑难杂症。如:肺炎,哮喘,腹泻,心肌炎,脑炎,癫痫,结缔组织病等。尤其对小儿重症感染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黄疸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技术娴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