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煎药、针灸、药膳,国家标准教你怎么做

来源:新华社作者:吴晶 王思北责任编辑:郝思嘉
2015-11-27 08:20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吴晶 王思北)怎样煎药才能起效?针灸穴位是否正确?养生药膳究竟适不适合?这些常令人困惑的问题,在26日发布的国家中医药团体标准中得到了解答。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下,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国中药协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和中国药膳研究会26日在京联合发布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中药学基本术语》、《白病(白癜风)维吾尔医诊疗指南》等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

“这些标准的发布对规范中医药临床诊疗、基本术语及评价方法,提升中医药在健康中国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桑滨生说。

记者看到,这些标准设计简洁、条目清晰,尽量回避艰深难懂的专业术语。比如,《道地药材标准通则》不仅为消费者购买货真价实的药材提供了鉴别标准,也为道地药材生产者和经销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维护权益、获得利益提供了技术及法律依据。同时,标准制定贴近生活,简便易行,比如《常用特色药膳技术指南(第一批)》对清爽茶、山药汤、葛粉羹等17种贴近大众的特色药膳进行了功效和适用人群的指导界定;《中药机器煎药规范》首次提出了汤剂质量快速检验的标准。

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说,此次发布的《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涵盖20多种病症的临床实践指南,远远不够,数十种单用针灸就起效很快的病症都应发布指南,从而更好地为针灸诊疗提供科学的穴位选择和方法指导。现在国际上1500多个西医指南中有30多个病症治疗推荐了针灸,也没有指南,亟待加快制定。

作为《中药机器煎药规范》起草人之一,姜黎滨指出,诊断、饮片质量和汤剂制备是中医药的三大因素,中医煎药有几千年历史,却始终没有统一标准,导致近年来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乱象丛生。当前,中国的煎药设备制造已占全球市场半壁江山,建立标准不仅填补了国内和国际空白,将中医煎药的传统理论固化下来,也有利于扶持壮大中医药产业。

“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是标准制定的国家战略。中医药要想‘走出去’,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科学标准体系。”姜黎滨说。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多项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吸取了专家、企业、诊疗机构等多方意见,力求更好地面向大众、面向市场、面向国际。

桑滨生说,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多家中医药团体通力合作,制定了130多个中医“治未病”指南和200多个临床诊疗标准,下一步有关方面还将加快步伐,推出其他标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