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详解体检加减法:量身定制体检项目

来源:解放军第202医院责任编辑:胡骏
2015-12-06 09:45

体检年年做,但究竟要查什么、怎么查,很多人并没有完整的概念。其实,除了单位每年提供的常规体检项目外,每个人还应根据自身年龄、性别以及职业等特点,为常规体检套餐做个加法,量身定制一套最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为防范疾病布一张无懈可击的网。

一般来说,常规体检包括内外科、胸透、腹部B超、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适合没有疾病表现、日常生活比较规律、每年定期体检的人。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存在哪些危险因素,增加一些体检项目。增加项目的选定原则是二条主线:1.心血管系统检查,比如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等;2.肿瘤指标检查,包括各类肿瘤标志物。

具体说来,体检套餐可以按照年龄、性别、职业来做不同的加法。

按年龄加

按年龄分,可以每10年做一次加法。

年龄越大,患各种退化性疾病(比如骨关节炎、帕金森病等)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要逐年增加骨关节、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肿瘤标志物等检查项目,或在往年检查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检查深度。

比如,50岁以上的中年人,如果空腹血糖略有升高,最好就加上胰岛素释放检查、葡萄糖耐量试验等,同时观察眼底有无渗出;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把神经内科作为必查项目,同时做B超、经颅多普勒、脑电图、眼底照相以及血糖、血流变和肝肾功能检查,再结合检查情况,酌情增加CT等相关检查;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人以及烟民,应把静态和运动心电图列为每年必查项目;老年男性还应每年检查前列腺,更年期女性每年测一次激素水平。

按性别加

按性别分,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

比如乳腺癌筛查、妇科检查及宫颈涂片检查等。约15%的中老年女性会出现无症状的促甲状腺素(TSH)偏高现象,少数人会出现疲倦、浑身浮肿等临床症状。

建议50岁以后每5年检查1次TSH。

65岁以上的女性还应每年检查骨密度,筛查骨质疏松症,未满65岁但有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停经女性也应与医生讨论是否做骨密度检查。

按职业加

按职业分,不同的职业性质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一般来说,教师说话多、站立时间长,往往患有慢性咽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因此要做五官科检查和骨密度检测。机关干部和企业白领久坐少动、心理压力大,身心都处于疲劳状态,甚至有人已经被高血压、脂肪肝、颈椎病、眼病等疾病缠上,不能忽视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检查,必要时进行心理测试。

40岁以上白领男性应加查肛门指诊,以便尽早发现直肠肿物;

50岁以后每年做1次粪便隐血检查和肛门指检,每5年做1次直肠镜检查,每10年做1次大肠镜或大肠钡剂检查,以积极预防直肠癌。经常盯着电脑的人,最好定期测测眼压,还要留意有没有干眼症。

冬天来了,你体检了吗?

冬季天气变冷,昼夜温差增大,随之出现的冷空气会刺激人体毛细血管出现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容易诱发冠心病,导致心脑血管病病高发。

特殊人群冬季要特别关注体检

健康检查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三类人群更应在冬季重视健康检查。

第一类是办公室族。资料显示,在办公室族的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高达12.9%,肥胖症发病率达31.6%,高脂血症患病率为12.8%,冠心病患病率为3.1%。如每年认真做一次体检,能发现相关指标异常,及时纠正,可使一些重要脏器免受损害。

第二类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按年龄来算,18岁—40岁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身轻度失调呈缓慢上升趋势,而到了40岁以上,潜疾病状态的比例明显增加,55岁前后有明显疾病症状的越来越多,滑向疾病的步伐迅速加快。因此,肩负事业和家庭重任的中年人,千万不要忽视健康体检。

第三类是已有慢性病的人,如患有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肺炎、胃溃疡等疾病的人。他们可能在医生的治疗下,病情暂时得到缓解,但没有彻底根治,因此这些病人仍然应定期进行疾病的复诊和检查。

俗话说:“秋冬进补,春来打虎。”沈阳202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专家提醒:寒冷的冬季,是每年健康保养的关键时节,为适应季节变化,不妨好好“检修”一下自己的身体,揪出身体里的“潜伏者”,对身体状况做个盘点。

冬季体检既是对身体状况的最好了解途径,也是对身体健康规划的最好准备。无论是对相对健康的人,还是原来就有一些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在冬季做全面的体检都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更容易找准病因和病灶,增加新疾病的检出率,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危险因素,远离诱发因素,合理地调整用药,让病情能够很稳定地度过冬天。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