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医院:全军骨科中心主任练克俭

来源:解放军第175医院作者:刘永瑜 伊美双 张咏华责任编辑:马依
2016-04-14 17:03

专家介绍

练克俭,现任解放军第175医院“全军骨科中心”主任;是厦门大学、南昌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教授、硕博士生导师;是中华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急救专业副主任委员、原南京军区骨科学会主任委员、福建省骨科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原南京军区科技英才和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任国家一类核心期刊《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委会主委,并兼任5个全国核心统计源期刊编委会委员及首席编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先后获得军队和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

医疗查房

4月12日上午9时,漳州市角美镇卫生院里瞬间变得热闹起来。“解放军第175医院又来义诊了,骨科练克俭主任也来了,快请他看看!”医疗专家队刚刚抵达义诊现场,早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乡亲们就很快围了过来。

“我最近这脖子好像生了锈,想转一转都费劲,是不是得了什么了大毛病?”一个年近8旬的老奶奶说出了自己的担忧。练克俭用手在老人家的颈椎上雷达般推按几番,便判定这是由老年性颈椎病变引起的,接着向老人赠送了外用膏药和内服药,然后耐心细致地讲解注意事项。老人听后连连感谢:“你讲得简单好记,我一下子就明白了。”

“我最近左胳膊老是发麻,越来越不听使唤……”74岁的罗大伯焦急地述说着病情。由于讲的是客家话,练克俭有些听不懂,在一旁的村干部做起了“翻译”。经过一番望闻问切,诊断出这是由于颈椎病变引起的神经压迫,练克俭对症下药,并告知服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罗大伯对此次诊疗十分满意。

呵护群众健康

“作为一名医生要有大德、有大爱、敢担当。”这是他的座右铭。

行医近40年,他奉行“行医先做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他一直坚持对每一位患者至真至诚,对每一台手术精益求精。

畅游在医学的海洋里,他身上有股“较真劲”。年仅6岁的星星是一名患脊椎先天性畸形的儿童,来骨科医院就诊前,父母已经带着他辗转到多家医院进行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他的身体已经不能直立行走。练克俭对着星星的CT影像片陷入了沉思,由于患者年龄小,脊椎畸形且发育不全,造成影像模糊不清,不能精确“解读”病灶情况。他从不同侧面和方位反复琢磨和研究,制定了多套手术方案。手术中,他对畸形椎体进行了精细修复,又在星星仅4.5mm宽的椎弓根上精确地打出8个直径为4mm小孔。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幼小的椎体上打孔要求极高,内、外、上、下偏一点都不行,必须恰到好处,手术采用复合紧固材料加以固定。手术进行了5个多小时,获得成功。10天后,小星星可以下床行走了,又堂堂正正地挺起了胸膛。

仔细研究病情

认真做手术

一人强不算强,育得桃李百花香。

他带领“全军骨科中心”医务人员积极开展颈胸腰椎前后路各类脊柱重建、椎管成形术、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椎间盘镜下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等高新尖手术的治疗,在军内外形成了一定的“拳头”优势,部分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此基础上,他又在脊柱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与骨股头坏死、儿童长骨干骺端骨折内固定及骨质疏松症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治疗方法上的创新。

研究所带教

10多年来,他先后带出了60多名硕博士研究生,既有军内的,也有地方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他带徒严格,始终要求学生们行医先做人,必须要厚德精业,所以,他既重视学生的技术培养,也注重学生的医德教育。研究生林达生刚开始跟练克俭学习时,理论讲起来头头是道,但实践操作一直是块短板。练克俭就把他带在身边,面对面地教,手把手地带。组织手术案例时,让他参与分析讨论;大项手术和疑难杂症中,让他跟学跟训,使他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了质的飞跃。练克俭引导他时刻跟踪骨科科研前沿,紧盯发展形势和疑难杂症作研究,并要求他不燥、不飘、不浮,引导他在青少年骨骺内固定材料设计制作等新兴领域进行了探索,并在国际著名学刊上发表了10多篇高质量的“SCI论文”。练克俭培养的研究生基础扎实,思维创新,一毕业就能成为业务骨干和行家里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