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生子”。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在您全家男女老少的共同期盼中,小宝宝终于呱呱落地。一家人满心欢喜,都期盼着小家伙能平平安安、健康快乐、像小苗一样茁壮成长……一片祥和美好的画面。然而作为新手爸爸妈妈,您是否有思想准备,在养育新生宝宝时还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小麻烦。如何远离这些小麻烦呢?要知道初生宝宝的发育状况与日后小家伙的身体素质和能否健康的成长是息息相关的哟!新手爸妈需要了解关注小小的新生宝宝哪些生理特点并给予合适的照顾呢?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至生后28天之内的宝宝,他们的生理特点不仅不同于成人,甚至也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宝宝。
特点之一:体温调节差
新生宝宝的体温调节能力欠佳,特别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宝宝处于穿衣、盖被、睡在小床的情况下,室温应调节为24~26℃。维持体温在36.4~37.2℃之间。室温过高可导致发热、脱水,室温过低会造成硬肿症。新生儿硬肿症指的是皮下脂肪的硬化、水肿,与受寒、早产、感染等因素相关,以寒冷季节多见,因此,对冬季出生的新生宝更要做好保暖工作。
特点之二:呼吸储备差
新生宝宝的呼吸浅表、频率较快,主要依靠膈肌的升降来完成呼吸动作,即呈腹式呼吸,如果小儿有膈肌运动受阻的疾病存在,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特别容易出现缺氧征象。新手爸妈务必保持宝宝的口腔清洁,呼吸通畅,及时清理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如果发现新生宝宝出现鼻翼扇动、呼气时有咕噜声、呼吸过快等情形,都应当引起注意,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特点之三:循环变化大
在宝宝出生过程中,心脏血管系统会发生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并不是立即完成,会有一段时间循环。新生宝宝的每分钟心搏出量较高,心率波动较大,睡觉时脉搏会减慢,约100次/分,啼哭或受惊吓时,脉搏会增加至180次/分。家长只要观察小儿精神、食奶很好,面色红润,就没有关系。但如果宝宝有口周或四肢末梢有青紫,或者在吃奶时出现或加重,要引起重视。
特点之四:肾脏排泄差
新生宝宝的肾脏功能不健全,稀释功能较浓缩功能强,因此,在给孩子喂奶时特别是人工喂养时,要注意保持合适的奶液浓度。不恰当的配奶浓度有可能会导致宝宝血磷、尿磷增高,钙磷比例失调。如果新生儿存在低钙血症,严重者可出现惊厥。一旦有上述情况,应及时补充钙剂。
特点之五:消化不协调
新生宝宝的胃容量较小,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肌肉较薄、运动较快,唾液分泌和淀粉酶较少,所以胃肠负担相对较大。因此应做到及时开奶,合理喂养。如喂养方式不当,会造成吮吸和吞咽时空气进入消化道过多,出现呕吐。另外,正常情况下新生宝宝应在出生后8~24小时内排出墨绿色胎便,约4天转为过渡性或正常的粪便。新生儿出生7天后,会因吃母乳或奶粉而有不同的大便。喂母乳者,大便呈糊状,颜色金黄,味酸,次数较多;喂奶粉者,大便多呈硬条状,颜色淡黄或淡棕色,味臭,次数较少。
特点之六:免疫难调控
新生宝宝对许多感染性疾病的免疫主要是从妈妈那里获得,而宝宝自己本身的免疫应答反应还很迟钝,皮肤易受损和感染,细菌易通过脐部侵入血液循环,因此坚持母乳喂养很重要,也要保持脐部清洁、干燥。不要让尿液污染脐带残端,如脐带断端红肿、湿润、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时,应予以消毒处理,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特点之七:代谢易失衡
宝宝刚出生时代谢比较旺盛,耗氧量高、水代谢较多、血糖较低、肝酶发育不完善,因此代谢比较容易失去平衡。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宝宝的常见病,由于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宝宝可能仅仅表现为少哭、少动、拒乳,但持续低血糖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因此宝宝出生后要尽早开奶,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特点之八:内分泌待成熟
新生宝宝的许多内分泌功能已接近正常,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初步具备了良好的状态,但依旧有待进一步发育。少数女婴出生后5~7天可见阴道内有血性分泌物,被称为假月经,不必处理,数天后可自然消失。
知道了新生宝宝的这些特点,新手妈妈们遇到问题就不至于惊慌失措啦!抓住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小精灵”一定能够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