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支招战友:抗洪抢险 溺水救援有办法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吴天喜 通讯员 程鹏宇 徐建新责任编辑:柴潇
2016-12-15 18:05

目前,长江中下游防汛抗洪形势依然严峻,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仍然奋战在抗洪抢险最前沿。与洪水直接打交道作斗争,了解掌握溺水的自救与互救有关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火箭军防汛抗洪部队某部军医王增华,为官兵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和处置要领。

预防在先,做到未雨绸缪

【现场回放】江西省鄱阳县西河西联圩银宝段发生堤身穿洞险情,喷涌而出的洪水在堤内湖面激起阵阵浪花。火箭军某部100名官兵闻令而动,面对深可没顶的湖水,官兵们毫无怯意,佩戴救生衣、安全绳、口哨、急救盒、信号指示灯、强光手电等成套救生设备,迅速投入到抢险行动中,高效的抢险行动赢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交口称赞。

【军医支招】 首先,配齐救生设备。做到人手一套、上堤必带、下水必穿,确保万一发生溺水情况,能够及时有效展开自救互救。

其次,科学进行分工。摸清官兵身体健康状况,四肢容易抽筋者不宜下水打木桩、堵管涌等,应选择一些诸如装运沙袋等能在岸上进行的抗洪作业。

最后,注意劳逸结合。在水中作业时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适,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

积极自救,关键在于镇静

【现场回放】 鄱阳湖流域进贤县境内康乐堤上,一次抢险刚刚结束,准备返回营区的中士刘仕林,在湿滑的斜坡上一不小心摔倒,滚进水中,汗湿的身体接触凉水,右脚便出现抽筋症状。不过,刘仕林并不慌乱,他依靠救生衣浮上水面,深吸一口气,划向岸边,战友们还没赶来救援,他便自己爬上了岸。

【军医支招】 不会游泳者的自救:

一是始终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第一要务是促使自己冷静下来,让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便能正常进行呼吸。

二是有效调整呼吸。呼气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救援。要避免因慌乱造成身体失衡,误吸大量水进入体内。

三是不做无效挣扎。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下沉。

会游泳者因小腿腓肠肌痉挛或手腕肌肉抽筋可能导致溺水,自救步骤如下:

一是及时大声呼救。旁人并不知道你已经因痉挛、抽筋而面临溺水,反而可能因为你会游泳而被忽视,所以必须在第一时间呼救。

二是立刻自我调整。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

三是进行深度应对。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向上拉,使拇指翘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疼消失。一次发作后,同一部位可能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压,上岸后最好进一步对患处进行按摩和热敷处理。

展开互救,保证自身安全

【现场回放】 南昌市新建区木联圩大堤,1名中年妇女在经过抢险现场时,不慎掉入水中,尽管水不深,但她惊慌失措地在水中扑打翻滚。该部官兵迅速组织救援,通过扔救生圈、抛安全绳,很快将这名落水妇女救上岸。

【军医支招】 救护者应镇静,尽可能脱去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对筋疲力尽的溺水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对神志清醒的溺水者,救护者应从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溺水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的手臂游向岸边。如救护者游泳技术不熟练,则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进行救护,或投下绳索、竹竿等,使溺水者握住后再拖其上岸。

救援时要注意,防止被溺水者紧抱缠身而同时发生危险。不要相互拖拉,应放手自沉,使溺水者手松开后,再进行救护。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呕吐物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之后迅速将其放在救护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向下按压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内的水流出。然后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按压30次通气2次,如此往复循环,并尽快向附近医院转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