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学科 陈集志 解放军第94医院
咳嗽季到了,我们会发现身边咳嗽的人也多起来了。有人干咳,有人咳痰,有人反复咳嗽常年不愈。药师或医师经常会遇到这些情况,那如何对症选药呢?咳嗽该不该用抗生素?常见的咳嗽误区有哪些?
看痰液对症用药
咳痰要想对症用药,可先观察痰液的颜色,因为不同的疾病,其痰液的颜色也不相同。
1、干咳无痰可使用可待因、喷托维林(咳必清)等西药止咳,也可选择川贝止咳糖浆等。
2、咳嗽有痰且咳出清痰或痰液黏稠、难以咳出时,可使用氨溴索等化痰药,若有慢性支气管炎且痰液黏稠,应在医师的指导下用止咳糖浆、氯化铵等化痰药。
3、咳嗽有痰且咳脓性黏痰(黄痰),提示可能有感染,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师根据相关检查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请不要在家里滥用药物。
4、白色的痰液一般是过敏所致,可用一些激素药物做雾化吸入,以便引流排痰,或者是吸入加温的超声雾化蒸气等。另外,也可选用复方鲜竹沥、止咳糖浆、氯化铵等常见化痰药。
5、如果痰液是红色或棕红色,可能患有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病症。此时单纯靠药物治疗,并没有效果,需及时到医院就诊,行CT等影像学检查。
止咳的误区
误区1:一咳嗽就用止咳药
绝大部分的咳嗽,都是人体正常的一种反射活动。从热屋子里走出来,人会突然间咳嗽一两声;早上胸口不爽,我们也会很自然地咳嗽一下。所以,咳嗽和疾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当我们的气管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或者由于身体内部的分泌物影响,都可能引发咳嗽。轻微的、偶发的、伴有外界环境刺激的咳嗽,基本上不是疾病。因此,一咳嗽就用止咳药不仅可能会无效,还可能会抑制咳嗽反应,可能诱发肺部感染。
误区2:咳嗽吃抗生素,很快就会好
确实有很多人,一旦咳嗽得厉害,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用抗生素。甚至很多人在没有化验血像的时候就吃抗生素。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对病毒无效。大部分的咳嗽都是感冒、流感、伤风等季节性疾病的伴生症状,若这些疾病使用抗生素不但改善不了症状,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同时,对我们的免疫系统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实很多咳嗽,根本不用抗生素来治疗,用一些止咳类的中成药物,一样能够有效镇咳。
误区3 :咳嗽越重意味病越重
引发咳嗽的病理因素很多,而且不仅限于呼吸道疾病,消化不良食管反流都会造成咳嗽。一旦病理性的咳嗽发生,好多人都会认为,咳嗽越重病就越重;反过来,咳嗽越轻病就越轻。其实很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只会造成轻微的、连续性的咳嗽。但这种咳嗽所反映出的健康问题,往往比那些剧烈的咳嗽更为严重。慢阻肺已经成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慢性呼吸道疾病又是引发慢阻肺的重要原因。所以,轻微的、连续性的咳嗽,可不能掉以轻心。但久咳可能提示有疾病,需要引起重视,一定要及时就诊,日常生活中也更要注意呼吸道的保健。
误区4:忽视饮食调理
很多人只重视吃药,却忽视了饮食。其实,清淡饮食、多喝温水,能把呼吸道里的过敏物质稀释、清除,减少呼吸道的过敏反应。
预防咳嗽小贴士
1、注意呼吸道保暖,尽量穿高领的衣服或出门戴口罩、围巾;
2、坚持每天用冷水洗脸漱口,有利于提高呼吸道抵抗冷空气的免疫能力,注意冷水不宜过冷;
3、饮食上最好清淡,多喝温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