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探寻医疗大数据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汪鹏责任编辑:郝思嘉
2017-08-31 22:35

医学智能之未来简史

医疗大数据与医学人工智能,是一场事关人类健康与生存的知识革命

最近有一部畅销书叫《未来简史》,我参照该书目录的提法,描述一下医疗大数据的"未来简史"。

第一章 悠长的过往

1996年以前的漫长时期,医院信息化绝大部分以财务系统为主,从DOS到桌面,从单机到网络,从同轴电缆到双绞线,一切都是为了把钱收准、把账管好。

第二章 全面信息化简史

从1997-2012年是医院信息化发展非常快的阶段,围绕电子病历、质量与效率管理等的各大系统陆续上线,并改变了医生传统的工作方式。

第三章 传统方式的终结

从2013年-2016年,随着医院数据积累越来越大、系统间的接口越来越多,传统信息不断堆砌的方法走向终结,医院信息系统在交互性、标准化等方面迫切需要更好的规划设计和调整。

第四章 未来第一次浪潮:从ESB、CDR走向开放互联

从2015年-2020年,我们迎来了“未来第一次浪潮”,医院信息化建设从ESB、CDR走向标准化的开放互联,将为大数据发展奠定基础。

第五章 未来第二次浪潮:基于云端大数据的临床辅诊

从2017年-2025年,我们将迎来“未来第二次浪潮”,基于云端大数据的辅助诊疗系统将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深入的应用。

第六章 未来第三次浪潮:医学人工智能的革命

从2020年-2030年,在“未来第三次浪潮”中,我们将迎来医学人工智能的革命,计算机真的能代替医生的很多工作。

第七章 中国将如何

如果说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中国都处于落后与被动局面,那么在人工智能研发应用领域,我们与国外基本是在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10-15年后争取成为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的大国、强国。

在谈医学人工智能之前,让我们再回顾一下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是在1956年的达特莫斯(Dartmouth)会议上首次提出的,这一学科的研究领域现在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上世纪50-60年代的形成期、上世纪70年代的暗淡期、上世纪80-90年代的应用期,在21世纪进入突飞猛进期,人工智能在语音、语义、图像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成熟,引起了各国各大研究机构的关注,纷纷布局人工智能医疗研究领域。

依托于计算机视觉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机器人技术、机器深度学习技术这五大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知识共享、更快的分析、更智能的学习、更聪明的机器人、更自然的互动,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今后一段时间,我个人判断,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医疗大数据应用将深度嵌入临床诊疗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Ⅰ医疗大数据应用从当前的科研数据利用层面逐步进入到临床诊疗过程辅助层面;

Ⅱ循证医学数据、临床指南、医学文献等丰富数据资源将共同服务于临床诊疗过程;

Ⅲ医生工作站平台将会外挂越来越来的医学知识库为诊疗过程提供智能化支持;

Ⅳ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有望取代如影像科、病理科等大部分单一识别性与分析性工作;

Ⅴ医院管理可实现全时段、全领域、全维度“数据型优化”。

在具体应用层面,可辅助诊断疾病的虚拟助理、可辅助医生看片的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可大幅度降低药物研发成本的虚拟药物筛选及挖掘、以意念控制芯片的康复医疗、可识别和降低疾病风险的健康管理、可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和资源配置的医院管理等等,都是未来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

不过,在医疗的AI研究领域,长期以来的一个困难是缺乏高质量干净的有临床标注的数据。同时,医学的复杂性也使得寻找一个完美的训练集非常不容易。从大数据到AI,除了“有数”以外,还得锻炼“庖丁解牛”的精湛技艺与方法体系。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比较浅显的阶段,人工智能可取代医生的重复性体力劳动工作,提升医生的职业专业程度,但是从更深一步的诊断决策和治疗尚有缺陷。

最后,我想引用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的两句话:

①人类之所以不愿意改变,是因为害怕未知。但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

②全球经济导向已经从物质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过去主要的财富来源是物质资产,比如金矿、麦田、油井,现在的主要财富来源则是知识。

为此,在可见的未来,我可以大胆地预测,医疗大数据与医学人工智能将是一场事关人类健康与生存的知识革命!

同道们,让我们一起改变,一起投入到这场伟大的人类健康革命中去吧!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