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来围观丨海归博士在英雄连打开“血性技能包”!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朱广平 代明勇责任编辑:柴潇
2018-05-09 09:39

5月初,疆中的风沙肆虐如潮,呛得让人窒息。新疆军区某部训练场,一群士兵顶着风沙越野,这是战斗英雄“王忠殿生前所在连”,该部以“猛打、猛冲、猛追”的团魂著称。后面跟跑的刘凯军累得气喘吁吁,尽管体能已达极限,但他仍咬牙坚持。“这位下连当兵的海归博士有拼劲!”官兵称赞道。

一月前,刘凯军还身处直辖市重庆主城区,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当军医。一月后,按照陆军统一部署,他奔赴部队一线荣誉营连当兵代职,从此与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不同画风的巨大反差,他刚开始并不适应。“我虽然是军校出来的,但从未真正体验野战部队的训练和生活,刚到部队完全跟不上节奏。”刘凯军回忆刚去时的菜鸟体验期,他有些不好意思。

严格的管理让刘凯军很不习惯。早上6点就要起床早操,就餐需在短时间内解决,晚上9点必须熄灯就寝,不管到哪干啥都要请假报告,时间上不自由。在训练上,刘凯军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器械训练体能很快就透支,越野没跑多久就上气不接下气,队列训练他总是掌握不好动作要领,地雷埋设训练总是达不到实战要求。几天下来,刘凯军挫败感陡增,胸有成竹下连当兵想尽快融入连队,没想到自己离正常标准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连队官兵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大家决定一起帮助他度过难关。指导员王宝臣为刘凯军打气鼓劲,带他到荣誉室介绍连史,唤醒荣誉感和使命感,提炼血性钢气。当听到战斗英雄王忠殿将爆破筒插入敌堡,敌人企图推出,他毅然用身体死死顶住,一声巨响碉堡成功炸毁,王忠殿壮烈牺牲时,刘凯军眼含热泪,深受感染。连长刘兴辉和班长夏若当知对刘凯军量身定做军事训练“营养套餐”,陪训陪练,严抠细训,刘凯军虚心学习,克服困难,苦练巧练,军事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这天,连队开展夜间实弹射击,100米卧姿胸环靶。刘凯军克服紧张情绪,沉着冷静抠动板机,“砰、砰、砰”,5发子弹全部中靶,“38环!成绩良好!”现场一片叫好。紧接着,他刻苦学习步兵专业知识,挖掩体、埋地雷、扔手榴弹、练战术等等。这些贴近战场的实用技能磨砺了他的拼劲和韧劲,他也逐渐从博士向战士蜕变。官兵发现,他的皮肤开始变得黝黑,手掌有了裂纹,腿上多了训练伤痕,言行更有军味兵味。

刘凯军与官兵互帮互助,情如兄弟。他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战士们讲解训练伤防护知识,为患有训练伤、皮肤病、消化疾病的官兵看病治疗。战士小张来自少数民族,长期胃肠不适,刘凯军详细地询问病史,为小张检查身体,考虑胆汁反流性胃炎,给小张开了处方,吃了一周的药以后消化道症状就消失,高兴地拿了个苹果来感谢他。战士小赵手上长了很多“癣”,经常又痒又痛,擦过很多药都不好,刘凯军初步确诊是神经性皮炎。为了确诊,还拍了照片发给医院皮肤科教授“远程会诊”,皮肤科给出了用药建议,小赵手上的“癣”几天后消失了。很快,来找他求医问药的战士越来越多。他还利用休息时间为考军校的战士辅导课程,深受大家欢迎。他倾听基层部队所需所盼,让今后的临床、教学、科研找准服务打赢定位,为强军兴训贡献力量。短短一个月,这位海归博士已经融入基层连队大家庭,如同不惧风沙的荒漠红柳,在边疆脚踏实地,扎根生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