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患者居家治疗期间,要做好患者家庭随时消毒,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很重要。
患者家庭消毒总原则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根据具体天气情况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及生活的房间环境每天进行消毒。
1、地面及玩具、桌面、家居表面等物体表面
配制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
用抹布或拖布沾取上述消毒液后进行擦拭。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用清水再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
2、毛巾、衣物等织物
配制浓度为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
浸泡15分钟,然后清洗。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15分钟。
3、水杯、餐具等用具
清除食物残渣。
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也可用有效氯为250mg/L含氯消毒液(例如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浸泡,作用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4、废物处理
患者使用过的手帕和纸巾等垃圾要妥善处理,应放入单独垃圾袋。
注意事项
1、实施消毒时,病人应离开房间,去除消毒剂后再进入房间。
2、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同时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
3、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
4、待病人痊愈后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与随时消毒相同。

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