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逝世80周年丨大爱无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胡山责任编辑:柴潇
2019-11-19 14:22

与毛泽东主席彻夜长谈

1938年4月2日深夜,刚到革命圣地延安不久的白求恩,受到了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尤恩根据回忆记录了会见的情形——

有个人站在桌子边,一只手放在桌边的书上,他转过脸看向门口。他和延安其他士兵一样穿着一件蓝色棉军装,但他戴了一顶镶有红色五角星的尖顶帽。墙上的影子好像在强调他高大的身形。墙上晃动的影子更增添了一丝奇怪的氛围,只有闪烁的烛光才稍微打破了些黑暗。

1919年11月16日,新民学会部分会员在长沙周南女校合影。后排左四为毛泽东

这个人笑着走近我们,用相当高亢的声音说:“欢迎,欢迎!”他向白求恩大夫伸出了手,白求恩大夫也以同样的方式接受了对方的致意。这位中国领导人的手又长又细,像女人的手一样柔软(注:这是尤恩与毛泽东握手后的感觉)。两个男人什么话也没说,相互对视了一会儿,就像兄弟一样拥抱在一起。毛泽东的额头很高,有一头浓密的头发。当他在之前和秘书一起工作的桌子边坐下时,他感性的嘴角弯弯地扬了起来。毛泽东只说中文,他的秘书英语很好,减少了我的翻译工作。在一旁陪同的还有负责八路军医疗工作的姜齐贤……

1924年5月,国民党上海执行部部分成员在孙中山寓所合影。后排左二为毛泽东

白求恩大夫拿出了他的加拿大共产党的证书,他的名字印制在一条白色方巾上,上面有加共总书记蒂姆•巴克的签名。毛泽东恭敬地接过证书说道:“我们应该将你转入中国共产党,这样你和这个国家就密不可分了。对我毛泽东问道:你从哪里学得这么好的中文?我说自己曾在山东做过传教士,毛泽东笑着说,“哦,是吗?我们都一样哟。”……毛泽东看上去像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民,但是非常睿智。

1933年6月26日,毛泽东(右一)与中央苏区八县贫农团代表大会主席团合影

毛泽东同志会见白求恩(油画)

那天晚上,毛泽东向白求恩询问最多的事情是怎样才能有效地救治前线伤员。

这正是白求恩已经深思熟虑的问题。他肯定地说,“我觉得最能发挥作用的方式是组织战地医疗队,到前线去抢救伤员。像在西班牙一样单纯组织流动输血队的方式在中国是不适宜的。”

毛泽东听后,微笑着点了点头。

白求恩继续说,“根据我在西班牙的经验,我敢说,如果手术及时,75%的伤员都会得救和康复。”

毛泽东盯住白求恩:“75%?现在我们伤员牺牲和伤残的太多了,这个数字正确吗?”

白求恩检查八路军伤员病情

“正确”白求恩信心十足地表示,“我和马海德大夫讨论过这个问题。大多数伤员的死亡是因为没有及时手术,大多数伤残是因为错过最佳手术时间,只要在最短时间救治,就能让75%的伤员康复。”

白求恩接着说,“延安任何一个后方医院都没有收过腹部受伤的伤员,这并不意味着前线没有这样的伤员,而是他们没能到达后方医院。一句话,他们在半路上就死了。”说到这里,白求恩遗憾地摊开双手。

“那么,医疗器械呢?”毛泽东问。

“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我带来了一批医疗器械,足够装备一个战地医疗队。”白求恩认真地回答。

毛泽东站起来,自言自语:“战地医疗队,到前线去抢救伤员……好,这是个好办法。要让我们的战士知道,他们一受伤就会立即得到治疗,那一定好极了。”

“可是你要知道,我们的困难很多,缺少医生,缺少护士,缺少药品,四面被敌人包围,你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毛泽东再次提醒。

“请放心,只要你同意我组织手术队到前线去,我相信我救治的伤员75%都能免于死亡,而且我会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中国同志,使他们像我一样能去前线救死扶伤。”白求恩这番话让毛泽东深为感动。

毛泽东应允,“我答应你的要求,相信你会在敌后战场上出色地工作。”

最新发现的迄今为止唯一的毛泽东与白求恩合影(1938年,白求恩朋友莉莲之子比尔提供)

回到房间后,按耐不住内心激动的白求恩记录下了他的心情:

我在那间没有陈设的房间里和毛泽东面对面坐着,倾听着他从容不迫的言谈的时候,我回想起长征,想到毛泽东和朱德在伟大的行军中是怎样领导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从南方到了西北丛山里的黄土地带。由于他们当年的战略经验,使他们今天能够以游击战困扰日军,使侵略者的优势武器失去效力,从而挽救了中国。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毛泽东能那样感动每一个和他见面的人。这是一个巨人,他是我们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