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有预案,全力保安全
——益阳市赫山区人武部未雨绸缪做好抗洪工作纪事
■李建锋
连日来,湖南益阳境内发生大面积强降雨,赫山区平均降雨量达412毫米,致使5个乡镇16个村的群众受灾。灾情发生后,该区快速启动抢险预案,紧急出动民兵应急分队赶赴受灾一线抢险,区人武部干部与民兵密切配合,成功排除险情,并将危险区群众迅速转移,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半成湖色半成山”是赫山区的真实写照。每年夏季,水情都会成为赫山区的灾情隐患。5月上旬以来,该人武部接到益阳军分区政治部下发的《关于做好抢险救灾政治工作的指示》后,迅速编印战地快报、编发手机短信、开展广播电视直通车,及时将上级命令指示传达到全体干部职工和一线民兵预备役人员,切实统一了人员思想,明确了各分队的职责担当和具体任务。
进入6月份以来,赫山区汛情形势更加严峻,险情随时有可能发生,为应对各种灾情,赫山区人武部不断完善各种抢险预案,强化应对能力。
6月21日1时40分,该人武部接到区防汛指挥部通知:牌口乡金山村电排站出现约10米长的溃口,请求民兵应急分队支援。该人武部迅速动员牌口乡30名民兵应急分队队员紧急赶赴受灾地域展开抢险。民兵们有的跳进湍急的洪水中打木桩,有的负责投沙袋、填堵裂缝,有的巡堤查险、抢运物资……大家连续奋战,没有一人喊累,没有一人叫苦。到21日8时,民兵们共加固堤坝上百米,排除了险情,圆满完成了抢险任务。
民兵预备役人员身影在哪里,政治工作的重点就转向那里。凌晨3时20分,民兵班长刘军在搬运沙袋时不慎将脚扭伤,仍然强忍疼痛坚持抢险。当地随行记者及时报道了刘军抗洪抢险事迹,树立了民兵队伍的良好形象。
在赫山区人武部领导思想深处,立足赫山区的实际情况,把抗洪抢险当做争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生动课堂意义重大。该人武部党委明确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身先士卒,深入最危险、最紧急的地段抢险和排险,做到部队行动到哪里,党员就要冲锋在哪里。
在此次抢险救灾任务中,赫山区党员干部勇于担当防汛抢险的主力军。部长张永发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一道,50多斤一袋的沙土,扛一袋跑百米,来回几十趟,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连续奋战7个小时;政委周太强虽患重感冒仍然不下火线,带领民兵连续巡堤查险3昼夜,为民兵预备役人员做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