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从“烽火战士”到“伉俪老兵”:被祖国需要是最大的幸福

来源:中部战区号角 作者:张卫强 胡金峰 刘 强 责任编辑:乔楠楠
2020-09-11 09:44:45

16岁参军,在1946年至1957年的11年间,随部队南征北战,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抗美援朝战争,历经枪林弹雨……这是河南省军区开封干休所90岁老兵陈子余尘封已久的红色记忆。特别是70年前,陈子余与妻子孙英共赴抗美援朝战场,一同经历战场的血与火,书写了一段“伉俪老兵”的峥嵘岁月……

热血应征召 并肩赴前线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20岁的陈子余和16岁的孙英积极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指示,毅然随第3野战军第9兵团第21医院从上海一路北上,出征朝鲜战场。 10月的东北大地,没有了绿色,鸭绿江已冰冻三尺。此时的朝鲜已是满目疮痍,到处是一片火海,两人随队一起冒着美军飞机的轰炸扫射,不分昼夜地救治伤员,睡不上觉吃不上饭成了常态。

1951年初,陈子余因过劳成疾,持续多日高烧,他所在医院李指导员劝他回国治疗,但陈子余态度坚决,表示“任务一天不结束,就决不会回国”。凭借坚韧的意志力强忍着病痛,陈子余一路坚持没有掉队,病情稍有好转,就又继续投入繁重的伤员救治工作。

历经血与火 勇对生与死在前线转运救治伤员,随时都有流血牺牲的危险,两人也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52年初,作战部队在三八线以北阻击敌人,两人所在医院设置在新高山北沙器里(朝鲜村庄)负责收治伤员。一天上午,陈子余和战友正在给伤员换药,4架敌机依次向他们的阵地俯冲过来,陈子余迅速掩护战友和伤员快速进入防空洞,刚进洞的一瞬间,敌机投下的炸弹、凝固汽油弹就在洞口发生了爆炸燃烧。陈子余对笔者说:“当时那一声声巨响都好像炸到我的心里一样,很庆幸,我们在敌机身子底下‘捡’回一条命”。

孙英也回忆说:“当年敌机的轰炸扫射简直肆无忌惮。”一次孙英正在河边清洗手术用的敷料,突然袭来的敌机疯狂地向地面扫射,孙英的左肩部及右膝部都受了伤,至今还偶有疼痛。

谈起那段生与死交织的红色记忆,陈子余感慨地说:“能走上战场、保卫祖国是我们夫妻俩一辈子的骄傲!”

青春事疆场 结发共余生 “朝鲜起狼烟,共同赴前线。救护罔顾命,生死永相伴。”陈子余和孙英两人一同从上海北上入朝作战,在同一所医院并肩工作,一个负责伤员救治,一个负责伤员护理。1953年7月停战协定签署后,两人根据上级安排继续留在改编后的524医院,为施工部队和朝鲜人民提供医疗保障。

曾在同一个战场,有着相同的信仰,缘分注定让他俩建立一个共同的家。1955年5月1日,陈子余和孙英在部队领导关怀下结婚。1956年4月,两人的儿子在朝鲜出生,因工作任务繁重,当年7月他们就忍痛把才出生100天的儿子送回国内老家寄养,直到1957年7月,他们才被轮换回国。

如今,老两口已经过了结婚55周年纪念日,四世同堂的一大家人有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再回忆当年,两位老人说:“能从朝鲜战场活着回来,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但是对于我们最大的幸福是:被祖国需要,为国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