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南部战区海军某勤务保障大队深入推进实战化保障新闻调查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范江怀 李 维 张 毅 责任编辑:李晶
2021-09-07 14:54:28

关于“台前幕后”的认知之辩

——南部战区海军某勤务保障大队深入推进实战化保障新闻调查

■解放军报记者 范江怀 特约记者 李 维 通讯员 张 毅

冷链运输食品码头装卸。

应急管线抢修。

从联通到链路

“保障到官兵嘴里,目光放到更远的海上”

“饺子,还是韭菜馅的香!”端午之夜,衡阳舰餐厅里,官兵们吃着饺子、品着粽子,看晚会、聊家常,远航的疲惫一时间淹没在欢声笑语中。

望着热闹的场景,炊事班班长莫胜吾眼中却写满了疑惑:“快个把月了,凭啥这韭菜还翠油油的?”

在舰上掌了10多年大勺的莫胜吾有个“海上菜谱”,每种食材的保鲜期他都“门儿清”。

舰艇出航前,他根据任务时间长短来补给不同的菜品。韭菜,从未在莫胜吾的远航补给清单中出现过。“韭菜娇气得很,3天口感变差、5天叶子发黄、7天只能投海喂鱼了。”他说。

娇气的不只是韭菜。事实上,大部分果蔬的保鲜期都很短。舰艇往往出航半个月之后,餐盘里的绿色就开始见少。莫胜吾清晰地记得那年护航前,舰党委专门开会研究采购复合维生素片,以弥补官兵们摄入果蔬的不足。

海上补给作业。

但几天前同行的补给舰主动投送的物资,一下打破了莫胜吾对菜品保鲜期的“时间观”。上海青、白菜、菠菜等十几种免洗蔬果,“鲜嫩得像刚从市场买来的。”当晚,白灼上海青、蒜蓉白菜就端上了官兵的餐桌,莫胜吾发现没什么剩菜。

追根溯源,一个月前,这些蔬菜还生长在湿润的泥土里。

勤务保障大队供应站站长李国节向记者介绍:“我们选择连续3天无雨的时候采摘,最好是上午没露水时。”采摘后他们立即在低温环境下摘拣黄叶,每层放置吸潮纸后装入气调保鲜袋内,并按比例填充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以此抑制果蔬的呼吸率,延缓它们的代谢进程。

“从菜地到舰艇冷库再到官兵的餐桌,全程冷链配送、存储。”李国节告诉记者,一切为了官兵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可这样一来菜价不是高了许多吗?”面对记者的疑问,李国节坦言,成本自然比平常要高一些,这也是气调保鲜技术没能广泛推广的原因之一。

可莫胜吾也算了笔账,以前远航后期官兵们餐盘里的蔬菜主要是土豆和包菜,“一个月后,土豆开始发芽,一斤的包菜只有中间的2两能吃。”

“从前供应站像座桥梁,联通的是供应商与舰艇,保障的脚步到码头就停了。现在我们打通的是从菜地到官兵餐盘的全链路,保障到官兵嘴里,目光放到更远的海上。”李国节说。

随着保障理念的不断升级,供应站大量引进地方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源。如今他们还能供应成品、半成品等食材,只需简单加工就能送上官兵的餐桌。

“这是远海后勤保障以及战时后勤保障的未来发展趋势。”李国节说,气调保鲜技术将大大降低舰艇部队花费在伙食保障上的时间和精力。

打通全链路的不仅是官兵的伙食,还有舰艇的“动力源”——油料。

那年深夜,油库主任李栋耿又一次带队穿梭在军港的舰艇间,采集了64份油料,并对每份油料水分、闪点、黏度等技术指标进行严苛的化验。

“如同我们车里的机油一样,油料上舰后,也因使用环境和强度,出现变质、变性的可能。”果不其然,凌晨4时,他们发现某舰的主机循环舱油料有一项指标发生了变化,被判定为不达标。

李栋耿所在的油库果断启动应急补给方案,通宵为该舰回收油料,并同步实施装载、补给。直到天亮,李栋耿才带着加油车缓缓驶离码头。3个小时后,该舰就接到了紧急离岸执行远航任务的通知。

“如今舰艇远航任务日益繁重,油品的质量直接关乎舰艇动力的保障。”李栋耿告诉记者,“每一滴油,我们的目光不再停留在它加注到舰艇的油舱时,而是贯穿到它燃烧的全过程。”

从岸基到机动

“对于后勤部队而言,战场一直在看不见的前方”

军港作为重要的后方基地,必然是敌人重点瞄准和打击的目标。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同样,保障力也不能局限在军港之中。未来战场在哪里,保障就要跟到哪里。

“某舰需紧急补给食品、油料。”距离军港150余公里外的陌生复杂地域,大队官兵接到补给命令,立即着手在野战仓库中清点所需物资,通过船舶物资运输车、管道加油车等补给车组火速运往临时码头。

这是大队机动舰艇岸勤部保障演练的一个场景。

“军港遭袭怎么办?那就把补给站搬出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积累并逐步配齐各类野战设施设备后,大队首次组织这样一场全员全要素的机动演练,也是一次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尝试。

脱离了军港码头长期以来建立起的各类设施,不仅要适应全新环境,更要形成保障力。为此,他们在演训课目中融入多种战时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围绕运输投送、通信抢修、警戒防卫等科目展开专攻精练。

大队田昆副大队长坦言,这是摸清自身保障底数、检验战时保障能力的最佳时机。

疏通了机动保障模式的“血管”,源源不断的战场“血液”从何而来?机动投送能力是“拉得出、供得上、保得好”的关键。

前不久,一场被称为“雷霆行动”的大规模远程投送任务在南海之滨展开,大队百辆军车汇聚成滚滚铁流,千里跨区机动,近200名驾驶员要接受连续跨昼夜驾驶的考验。

当记者走进这支任务编队时却发现,这些车大部分是“高龄”,人员多数是缺乏长途驾驶跨区机动经验的年轻驾驶员。

面对“旧车新人”的尴尬现状,大队仍坚持独立执行机动任务,底气从哪里而来?

“把任务当实战,这就是我们的底气。”该大队领导的回答很直接,“战斗一旦打响,没有人会来给我们换新车、配司机,我们要做的就是立足现有和现在。”没有困难可言,没有条件可讲。

任务开始前,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任务车辆全部整修了一遍,更新关键配件;组织驾驶员队伍集中培训,学习长途行车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取消午休进行抗疲劳训练;钻车底查问题,固螺钉排隐患,一个问题都不放过……

直至任务开始,车还是那些车,人还是那群人,战斗状态却焕然一新。

从岸基到机动,他们追随实战保障的脚步从未停歇。“雷霆行动”的圆满完成再次检验了大队的机动投送能力。

一直以来,远海舰艇的食品补给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训练舰艇不仅要提前大半个月、通过各种通信渠道联系到食品供应站筹措食材,还要想方设法联系其他舰艇进行捎带。

捎带舰艇如果遇到突发任务以及台风等不可控因素,导致捎带时间延长,或捎带过程中,因储存不当导致食品变质的问题比比皆是。补给跟不上,舰艇续航力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各类海上行动。

未来海战,续航力就是战斗力。

如何摆脱这种“计划式捎带补给”,让远海舰艇实现说补就补、想补多少就补多少,大队党委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探索出一种全新的保障模式,即海上流动补给站补给。

为了让顾客下单后尽快收货,很多网络店铺都会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置自己的存货仓库,并通过不断补充货物来维持高效运营。同样,海上流动补给站也是这个道理。

在一次远航训练前,大队经过充分的需求论证,筹措了一批主副食品存放在补给舰上,并安排供应站官兵随舰出海,专门负责食品日常检测、保管和收发。

首次实现了岸基供应向海上延伸,让远航舰艇也体验到了“下单”后就能很快“收货”的便利。

把食品供应站从军港搬到了海上,功能一样,保障质效却大不相同。正规化、专业化的伴随保障直通远海,源源不断的新鲜食品随时供应,为舰艇远海续航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对于后勤部队而言,战场一直在看不见的前方。”依托岸基保障,练强机动保障,探索远海保障,大队在一次次保障行动与作战行动的密切配合中,实现了保障能力的脱胎换骨。

从靠前到超前

“靠前保障是一种态度,超前保障却是能力”

这些年,网友们愈发热衷于讨论海军舰艇如“下饺子”般入列。“‘饺子’越下越多、个头越来越大,军港的‘消化能力’成了新挑战。”勤务保障大队政委魏立立介绍,食品、油料、弹药、器材的保障需求都相应大幅增加,传统保障模式已然难以适应新的需求。

凌晨,值班室数控大屏上,舰艇靠泊码头情况,军港设施设备技术参数,以及各种保障汇总数据不停地跳动。

突然,一声急促的铃声响起,大队接到某舰2小时紧急出航补给任务。补什么、补多少一概未提。

出航时间步步逼近,补给清单却迟迟未到。

值班室内,参谋郭光照却不慌不忙,他轻点军港数控系统电脑鼠标,调出该舰以往的补给数据,一键生成保障分析图示。根据该舰补给规律和此次任务特征,郭光照结合应急保障预案,测算出本次的保障需求,并拨通了应急保障分队的电话。

很快,运输车、油罐车、供水车等组成的补给车组在军港码头悄然穿梭,大队官兵娴熟地展开补给保障。郭光照通过数控大屏实时关注着每一项补给进程。随后,在收到该舰的补给需求时,他从容地笑了,系统测算与该舰出航保障需求基本一致。

2小时不到,所有补给全部按需提前上舰,码头只剩下4名解缆战士协助舰艇随时起航。

“传统的保障模式是你缺什么,我给你补什么,现在这是远远不够的。靠前保障是一种态度,超前保障却是能力。”基地领导直言,着眼部队转型发展和未来作战急需,他们积极探索“科技+”“网络+”“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着力搭建起“智慧军港”平台。

去年以来,他们在军港引进先进技术,初步实现了保障信息的智能监测、实时交互。郭光照参谋介绍说:“系统可以根据每艘舰船的保障规律,形成一套‘私人订制’的保障套餐,让我们把保障工作做在前面。”

“将作战信息联进保障链路之中,我们就能清晰地知道‘粮草先行’何时先行、行至哪里。”魏立立政委进一步介绍道,如今,军舰刚靠好码头,油和水等物资就按战备标准开始加注的场景成了新常态。

军医业务培训。

今年5月,大队又以军港数控系统为依托,建设起集中统一、运行规范、便捷高效、高度智能的“平战一体”综合保障服务中心。

一次,服务中心接到某舰的紧急求援电话,万里之外的远航舰艇突发故障。值班员迅速组织骨干通过远程服务技术与该舰取得联系,通过线上指导解决了故障难题。

“远水救不了近火,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维修服务再怎么靠前,也难以将作用发挥到极致。”为此,他们进一步把目标放在了提升舰员自身能力素质上。

基地利用自身技术型单位优势,承担起整个战区海军部队的相关培训工作。自组建以来,他们每年滚动式承办8期舰员维修技能培训,各部队的舰员轮流来到基地,围绕船机电、特装等专业进行集中培训教学,锤炼对各类舰船装备的使用、维修以及排除故障技能。

年初,武汉舰在海上训练期间突发主炮故障,远程联系厂家也无法解决。主炮系统是那次演训使用频率最高的武器装备单元,主炮的“缺席”意味着武汉舰提前告别演训场。一筹莫展之际,武汉舰装备维修分队开始着手自修。最终,机电部门电工技师白桐华连续钻研10多个小时发现了故障所在,赶在演习之前完成了故障排除。

今年以来,由于常态化疫情防控,厂家更加无法做到及时上舰维修装备,类似武汉舰舰员自修装备故障的现象时有发生,而维修能力大幅跃升的背后,离不开舰员维修技能的超前培训。

超前把人才培养好,才能把超前的保障能力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