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深入兵心,北部战区海军某大队及时解决官兵现实困难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陈凯 任子郡 马玉彬 责任编辑:尚晓敏
2023-09-13 07:13:08

解决挠头事,组织是靠山

■陈  凯  任子郡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马玉彬

“乙森,最近有什么心事吗?可以和我唠唠。”前段时间,北部战区海军某大队测量班上等兵王乙森有些闷闷不乐,经常独自坐在角落里发呆。察觉到这名“00后”的反常,班长季鹏澎走过去关切地询问。“班长,我没事!”王乙森有些拘谨地搓着手,不愿多说。

“有啥问题咱一起想办法解决,是和女朋友闹别扭了,还是家里遇到啥难事了?”在季鹏澎的再三追问下,王乙森终于将心事和盘托出。原来,他的父亲不久前检查出患有鼻咽癌,病情严重,一时间让他难以接受,不知所措。

“你先别急,大型专科医院也许会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季鹏澎一边开导劝慰,一边向他普及军属医疗救助相关政策。连队主官得知情况后,立即按规定帮小王申请了事假和救济金,并将情况上报机关。

“官兵的后顾之忧解决不好,不仅影响训练、工作和生活,还事关部队稳定。”了解情况后,该大队领导第一时间帮助协调异地住院治疗事宜。

王乙森的父亲转院后手术顺利,治疗成效明显。那段时间,季鹏澎经常找王乙森聊天,陪他学习和训练,跟踪疏导情绪。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王乙森改变了“退伍回家照顾父亲”的想法,工作训练热情明显高涨。

“为何有的战士遇到困难,自己解决不了也不愿主动说?”该大队党委一班人敏锐地察觉到,像王乙森这样“有困难憋在心里”的战士应该不是个例,于是让机关人员深入连队摸排情况。

随后,他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官兵“不愿给组织添麻烦”“不好意思讲出来”等思想包袱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官兵家庭困难是长期性的,一次上报后,就不好意思再次上报;有的官兵对相关救助政策不够了解,认为机关也很忙,不愿因为私事给组织“添乱”;还有的官兵觉得自己训练成绩不好,再提个人需求有些开不了口……战士们的想法,让该大队党委一班人既感动又揪心:战士为组织着想,组织也要把战士的挠头事当作心头事,主动作为,用好政策工具及时排忧解难。

“想了解官兵的急难愁盼,绝不能只盯着表格和材料,必须走到大家中间,走进他们心里。”该大队领导介绍,为及时发现并解决官兵现实困难,他们通过个人汇报、谈心交心、座谈交流等方式,搜集整理官兵家庭情况信息,建立《官兵家庭档案》;为保护官兵个人隐私,制订专项措施,明确信息查看权限、处理层级等事项;研究制订“主动预防-积极介入-精准施策-跟踪问效”闭环机制,提升服务质效;多轮次开展互动交流会、双向恳谈会以及军属接待会,大力营造“有意见当面讲、有困难主动讲、有想法及时讲、有问题大家讲”的良好氛围。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结合家属来队、看望慰问等时机,对重点群体和个人开展家访,完善线上线下全覆盖的沟通机制,摸排官兵思想和家庭情况底数,第一时间响应诉求纾困解难。

解决挠头事,组织是靠山。该大队领导介绍,今年下半年以来,大队先后为10余名官兵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入学、法律援助等问题,“有事找组织、难题靠组织、真心信组织”的导向不断深入兵心。如今,官兵“思想疙瘩”少了,士气更加高昂,投身强军兴军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