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运筹的迭变——来自南部战区联合参谋群体的观察报告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陈典宏 陈晓杰 段江山 高 毅 责任编辑:王韵
2023-12-06 06:18:21

运筹的迭变

——来自南部战区联合参谋群体的观察报告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陈晓杰  特约记者  段江山  通讯员  高  毅

远洋之上惊涛骇浪,大国巨舰剑指深蓝;深海之下暗流涌动,多型潜艇隐秘潜航;海空之上风云变幻,战鹰振翅雷霆突击……南海某海域波谲云诡,一场联合演习拉开战幕。

千里之外,同一时间,南部战区联指中心“硝烟弥漫”:大屏幕上,态势图实时更新,多域“战斗”画面同步直播;各席位上,联合参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条条指令直达各参演部队。

沙场点兵,潮起中军帐。南部战区的联合参谋们又一次经受严苛考验,交上一份优异答卷:多个影响联合指挥效能的堵点被打通,数个支撑联合作战指挥决策的新系统顺畅运行,一批新战法融入联合指挥链。

加速迭代成长,恰是沐浴时代东风。党的二十大吹响新征程冲锋号,让战区联合参谋们更加自觉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锚定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奋进冲刺不懈怠,跑出强军加速度。

号角催征,又一场大潮汹涌而至。今天,战区犹如一艘远航战舰,一路劈波斩浪,一个拥有“更新更勇敢的头脑”的高素质联合参谋人才方阵,正以迭变的“智脑”逐浪前行,阔步行进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上。

舰艇编队训练(资料图片)。高  毅摄

(一)

晨光熹微,某处董参谋刚结束联指大厅值班,便在学习清单里又加进了几条内容。

自今年上半年调入战区,“在打仗中学习打仗”的董参谋,开始了每天与各种“俄罗斯方块”相遇的日子——“缺口”越来越多,补足一个,又有新“缺口”出现。

“遇到的情况越多,学习越深入,就会发现更多知识盲区。”董参谋坦言,以前在空军,掌握军种领域相关知识就行。来到战区,联合作战涉及的知识都要了解掌握,“作为一名联合参谋,没有强大的学习力,很快会被甩出战区快速运转的链条。”

“睡一觉醒来就可能落后”。这种本领恐慌感和学习紧迫感,体现在每名联合参谋身上。

“值班处置情况,必须‘一口清’‘问不倒’,不学习不研究,脑子里没东西、业务不精通,在战区就没有一席之地。”来到战区两年多,李参谋感触尤深,“没有军事领域新知识的积淀,研究问题时说话都没底气。”

党的二十大召开时,董参谋正在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参加培训。“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鼓舞人心,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责任指标,这些指标必须用实打实的能力去实现。”面对既定大目标,董参谋给自己立下很多小目标。

大量作战法规需要掌握,就花时间去“硬啃”;遇到陌生作战领域知识,就去相关专业部门请教……岗位责任感和使命感,催着参谋们不断地给自己上紧“发条”。

联合理论、战史战例、军事前沿动态、世界军事前沿科技……董参谋说,战区定期组织南部大讲堂、强军大讲堂,这两年讲座场次之多、层次之高、针对性之强,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自我认知的打碎与重建、思维的破与立,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短短4个多月,“走出军种溪流,汇入联合海洋”的董参谋体会到了什么是“战区速度”,习惯了“跑步进入情况”“行进间加入战斗”的战区节奏。

“作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大脑’,我们必须走在学习的前列。”学习研究大量战史战例后,骆参谋更加深知,实现既定目标到了吃劲奋斗的攻坚期,每个人都必须保持一份“学习的清醒”。

“时间最慷慨,给任何人都是24小时;时间也最吝啬,给任何人都不是24小时。” 每年围绕一个联合作战问题写一本研究心得,某处副处长在学习中实现脱胎换骨。

信息时代,更强大的能力中必然包含更强大的学习能力。未来战争的胜利者,一定是学习能力更强的军队。战争发展到哪一步,学习就跟进到哪一步;任务进行到哪一步,研究就深入到哪一步。

“战争形态加速演变,在枪炮响起前,‘书桌上的战争’已经打响,联合参谋要依靠学习看到‘明天的战争’。”一名领导的话语掷地有声,战区聚力打造“没有围墙的联合作战学院”,构建值班席位“班上练”、要素培训“专项练”、演习演训“集中练”、深入一线“延伸练”的联合参谋培养体系,大幅压缩联合参谋成才周期。

“不学习不行,学习慢了也不行。”刘参谋来战区之前,在基层部队摔打多年,专业能力已独当一面。来到战区后,刘参谋感到“每天都有一种无法饱和的求知欲”。

前不久,刘参谋主动报名参加学习培训,期待将学习的触角伸得更远,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接触更新的理念。

有饥饿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受的人一定进步快。在董参谋、骆参谋、刘参谋等向战为战奋力前行的联合参谋身上,这三样都得到了验证。

“战区成立以来走过的历程告诉我们,过去我们依靠学习蹚新路、开新局。今后,我们还要依靠学习赢得未来。”某办公室副主任说。

“距离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还有不到4年时间。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每个人都必须拧紧时刻准备打仗的‘思想发条’,挂好备战打仗的‘前进挡’。”一名领导说,战区已有不少联合参谋完成学历升级,近百名联合参谋正在攻读学位……

在任务中历练、在任务中学习、在任务中总结、在任务中备战……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新知识,像长跑选手一样持续抓备战,这几乎是战区每名联合参谋的状态。

学习力是更持久的战斗力。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在联合参谋们看来,只有不断通过学习更新“大脑”,才能成为战区的“智脑”。

(二)

跟着刘参谋急匆匆的脚步,记者来到战区某数据创新团队办公点。

说大,这里一点也不大——40多平方米的房间,摆放着几排桌子,几个资料柜,显得有点拥挤。

说小,这里一点也不小——这个地方孕育着战区创新和战斗力提升的无限可能,不少新系统、新思维、新战法在这里诞生。

军事能力竞争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竞争。面对联合作战中越来越复杂的武器平台和作战单元,如何让战场所有元素协调高速运转,数据链将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最需要发挥创新力的地方。

“筹划指挥作战的未来在系统和数据,这项工作必须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前年,在战区领导主抓下,该团队成立,旨在加强数据的“统”“融”“用”,打通数据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这给该团队的联合参谋们按下创新“加速键”。

向战为战的脚步踩得有多实,新的能力生成就有多快。去年,结合战区演训复盘工作,该团队研发出一款数字化复盘系统,实现态势复盘多维度可视化呈现,有效辅助指挥员了解演训效果和存在问题。

在不久前该团队的阶段汇报中,一组成果十分亮眼:建立“24小时数据客服”,一站式受理有关数据问题;开发某程序,实时提示席位阶段工作,同步评估处置情况效果;研发多个前沿系统,通过数据挖掘,探索制胜机理,辅助指挥决策……向着数字化、智能化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建设目标,联合参谋们高歌猛进。

刘参谋是该团队的骨干,谈起团队一路破障前行的历程,他感慨“每天都在烧脑”。

——一边快出成果,一边下慢功夫。保证联合作战指挥机构高效运行,迫切需要打通数据链,但这项工作并非“一日之功”,既不能急功近利,又要把握节奏干出实效。如今他们正怀揣着“几年解决一个大问题”的恒心,“想清楚”再“干起来”,实现了稳步快跑。

——一边是小团队,一边回应大需求。各个作战环节都在期待应用该团队的技术创新成果释放战斗力,而这个团队有时也难免应接不暇。加强突击能力、加强和需求单位联动,如今正成为他们强化辐射力的有效方式。

——一边服务当前,一边着眼长远。谋划工作“不仅要看着脚下,还要抬头紧盯世界军事发展前沿”,团队的联合参谋们认识一致:要保持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既要服务于当前需求,又要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

“没想到,政治工作还能这样开展!”当唐参谋在国防大学某培训班示范演示战区研发的某系统时,引起了来自全军各单位政治工作部门干部的浓厚兴趣。

这是战区数据创新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建成的新系统,前期的理论创新来自唐参谋所在的单位。

“以前很少想过,政治工作也能信息化。”刚加入这一系统的理论论证时,唐参谋也受到思维冲击。他说:“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但未来联合作战涉及海量政工数据的搜集和处理,单靠人力已经无法完成如此庞大的计算。”

“创新,就是要敢于打破传统、推翻原有认知。”唐参谋时常想起一名领导的话。“到了战区首先要学会革故鼎新,‘故’是什么,就是以前头脑里面的路径依赖、惯性思维;‘新’是什么,就是一切有利于打赢的事情。只要是有利于打仗的,就要创造条件去实现。”唐参谋对记者说。

加速创新的道路上,每天都在打破“旧我”。来到战区后,唐参谋用得最久的一个微信签名是“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旧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世界一流军队的军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素质?创新力必不可少。我们要常把自己放到使命责任的坐标系中去对标衡量,加钢淬火,奋力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棒。”唐参谋说。

使命呼唤责任,责任必须担当。世界一流军队,首先应当是创新型军队。一支创新型军队,必定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近些年,南部战区广泛开展群众性战法创新活动,突出原创首创,鼓励创新突破,引导联合参谋们下大力解决困扰联合作战的重难点问题。尤其近两年来,战法创新成果喜人,许多创新性战法进入了方案预案、投入应用。

曾有军事学者将战争喻为一条“噬尾之蛇”:它的嘴咬着自己的尾巴,每时每刻都在吞噬着自己,又在生长着自己。

为了降服这条“怪蛇”,战区联合参谋们在不断自我否定、超越自我中迭代前进。

(三)

时针悄无声息指向零点,会商室内灯火通明,某局的联合参谋们正围绕一个作战问题“唇枪舌剑”。

令记者好奇的是,如此复杂的作战问题会商,牵头的梅参谋竟然只是一名少校。

“时代在挑选人、塑造人,也在淘汰人。战区专司打仗,岗位能力是核心评价标准。”眼睛里布满血丝的梅参谋告诉记者,在战区,军衔低的带着军衔高的干,早已不是新鲜事,谁的联合素养高、专业能力强谁就上;谁的岗位能力停滞不前,谁就会被淘汰。

论资排辈不再盛行,能“参”善“谋”才是硬道理。近些年,梅参谋带领团队在作战问题研究上取得了一个个突破。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能打仗、打胜仗是评价联合参谋“成色”的唯一标准,也是催促他们加速成长的“催化剂”。

2023年4月11日,习主席视察南部战区海军时强调,要大力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手段,把握新质战斗力建设特点规律,推动新装备新力量加快形成实战能力。

如何让新域新质作战力量融入联合作战体系,成为新的战斗力增长极?各种力量应该怎样耦合,最大限度发挥威力?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陶参谋马不停蹄走进基层一线,深入了解各新域新质作战力量。

每一次联合演训,陶参谋和同事都要反复推敲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在前不久的一次联合演训中,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成功融入联合作战体系,演练达到预期效果,有效检验了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在体系作战中的效能。

以前,去战区联指大厅值班,陶参谋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现在,他觉得值班时间倏忽即逝。虽然每天都要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但是陶参谋觉得,走到了战味最浓的地方,作为一名军人、一名联合参谋的价值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彰显。

干打仗的事、在岗位上最大限度为加速战斗力生成作贡献,是每一名联合参谋来到战区的目的。正如采访中几名联合参谋对记者所讲:在战区联合参谋群体当中,最不缺的就是情怀。

一张照不齐的“全家福”,给联合参谋研战备战的匆匆脚步写下生动的注脚。

某局领导赴军种任职前,想跟大家拍一张“全家福”。一召集人,才发现有的参谋在联指大厅值班,有的在院校“充电”,还有的正在赶赴军种部队调研的路上……

“要想打赢未来的联合作战,就要敢于主动设计未来的联合作战。”某处李处长告诉记者,如今走进联指中心就会发现,以前很多电影、电视剧里面才有的画面和情节,正在成为现实。

“我们将来到底要打一场什么样的联合作战?”这是每一名联合参谋心头的终极之问,也是每名联合参谋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联合参谋群体全力以赴、全心投入,全面提高谋划力。

“身在中军帐的参谋,不仅要懂军种力量运用,还要懂联合作战制胜机理,敢想、敢参、敢谋,提高‘参’与‘谋’的含金量。”该战区领导介绍,联合参谋不仅要在席位上加钢淬火,每年还要赴近10支军种部队调研、分批赴院校培训、直面实战化演训任务淬炼,就是要把未来联合制胜机理研究透、把联合备战工作做充足。

“我们在全力奔跑,对手也没有睡觉。”与记者刚打了个照面,简单聊了几句,某处宋处长便匆匆赶回办公室加班。他说:“联合参谋强,战区才能强,联合制胜才有底气,必须以归零的心态、奋进的姿态、赶超的状态,跑出强军加速度。”

“情况每天都在变,越干挑战越多,越干紧迫感越强。”正如某局一名领导所说,在联指大厅值班,每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都暗藏潜流;每一个宁静安详的夜晚,都忙着应对情况……间不容发,以前演练结束就回归日常,现在全天都在情况内;以前演习只是一个阶段状态,现在每天都是进行时。

夜幕沉沉,南部战区大院里,一间间办公室灯火通明。灯火如炬,穿透黑夜,照亮了每名联合参谋心中的梦想征途,也必将穿透未来战争的迷雾。

“多年后,我们一定会为今天所做的一切感到自豪和荣耀。因为我们无愧于战区的历史,无愧于人民军队,无愧于新时代!”星空下,一名参谋的话语回荡在记者耳畔,“与其说我们面对的是战区,不如说我们面对的是时代,面对的是军队的未来。”

   请扫描二维码    浏览相关视频

   请扫描二维码    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