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中国军人丨周长亮:英雄连队里的“飞毛腿”

了不起的中国军人⑤

第71集团军某旅“钢铁电话连”二级上士周长亮——

英雄连队里的“飞毛腿”

中国军网记者 王韵 通讯员 宋世杰

“人人都有两条飞毛腿,个个都是英雄汉,不怕天寒地冻,不分黑夜白天,哪里的炮火最激烈,我们就在哪里出现……”每当第71集团军某旅点名时,“钢铁电话连”雷打不动唱响的连歌都会声震营区、余音不绝。

歌词里的“飞毛腿”,是70年前连队先辈们抢修通信线路、飞速支援战场的神勇描写。70年后,再提起“飞毛腿”,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周长亮。

连队这个响当当的“名号”,凭啥属于他?

“从一根柱子跑到30米外的另一根,加上攀登、绕绳、打结等步骤,最快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回忆起周长亮带自己练的首个课目,列兵聂任泽眼里依旧充满震撼。他说,当新兵们普遍认为最快时间得以“分钟”计量时,周长亮用30秒不到的“魔鬼速度”打破了所有人的认知。

“在战场上,如果我们保障速度不够快,那么通信‘空白’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所造成的损失都无法想象。”周长亮搓搓结了一层厚茧的双手说,有时为了练快几秒钟,他会反复地细抠动作,用来训练的被复线都被手掌和指肚磨得破旧,磨破了沾有血迹的迷彩鞋也是他的“战利品”。

周长亮近照。郭汉 摄

那年,周长亮带队参加战区有线通信专业比武,很多人练得手上都长出“倒刺”,经常拔了又长,长了又拔。但考核日期临近,他们依旧忍痛训练,最后一举创下战区新纪录。

“搞训练就要搞到别人怕,干工作就要干到别人服”,是周长亮永远的信条。

“以前连队还是有线通信专业时,每天5点起床、每日进行20公里以上的收放线训练是常态。”然而,在改革转型的时代洪流中,装备换代、信息浪潮等带来的强大的“推背感”,让他对连队传统的“飞毛腿”有了新思考。

2017年,连队由有线通信向无线通信转型,又赶上新装备列装。面对信息化战场更高的要求,如何快速让班组达到“人装合一”,周长亮一时无从下手,有时迷茫到怀疑自己。

“不能慢下,‘飞毛腿’要在战场跑出新的‘加速度’!”面向连队的荣誉锦旗,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催促周长亮继续奔跑。

屋外,虫鸣螽跃;屋内,灯火通明。带头攻关的日子里,连队俱乐部的灯经常亮到凌晨。为了熟记指令,周长亮“奇思妙想”制作“熟记卡”供战友们放在兜里随时翻看。而为了将“熟记卡”制作得更专业、简洁,他“悄悄”把装备书籍翻阅了一册又一册,训练笔记记录了一本又一本。最后,他们率先在列装范围内投入战场通信保障。

对接战场,周长亮的思维会跑在连队所有人前面。2019年,连队装备的一批卫星通信装备被厂家定位为战场备用手段。突然,从“主角”变成了“配角”,这对于次次任务挑重担、冲在前的荣誉连队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就在大家都情绪低落时,周长亮凭借多年的专业经验认为,新老装备可以在多种通信业务上实现融合,“配角”或许能够发挥胜过“主角”的新效能。

“厂家都下‘判决书’了,你还固执什么?”身边战友、甚至业务机关的同志都劝他不要白费力气。这反倒激起了他的斗志:“基于现有装备快速适应战场才是‘王道’。”

没有厂家支持,他就自己研究生产图纸,寻找“突破口”;没有单独的训练保障,他就见缝插针在每一次实操中重复试验,采集分析珍贵的数据。

正是骄阳炙烤大地的季节,在那段“一意孤行”的时光里,周长亮的回忆是潮湿的。闷热空气带来的肌肤不适,被周长亮全力以赴的冲刺速度远远甩在脑后。

终于,新老装备的“融合”在训练场取得了初步进展,距离成功只差战场的检验。

“遭‘敌’信号干扰,通信中断!”去年,周长亮带领班组首次担负海上通信保障任务。面对陌生海域和各种特情,如何利用训练成果实现动中通联、及时传输数据信息,成了他们要解决的难题。

热浪充斥着小小的船舱,阳光直射后背如针扎,体力在透支,他们却仍在坚持。连续攻关3个昼夜之后,周长亮与班组通力配合,最终破解动中通联难题,高效完成通信保障任务。

摘下头盔,已是发如水洗。“人人都有两条飞毛腿,个个都是英雄汉……”漫天绚丽云霞中,周长亮与战友们再次高声唱起连歌。“钢铁电话连”的“飞毛腿精神”,伴着他们联通网络高速奔涌的信息流,充盈在海天之间。

周长亮正在进行收放线课目训练。郭汉 摄

从岸海滩涂到高原山岳,从北国边塞到南疆大地,周长亮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奔跑轨迹。如今,动中通联的组网时间位居战区前列,在最近新大纲试训任务中又疏通了多项实战组网的堵点卡点,探索成果被上级认可推广。

“未来融入体系链条大有作为,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奋力奔跑。”周长亮说,在新时代的赛道上,作为英雄连队的传人,不仅要赓续好传统,还要争做改革创新的急先锋,用自己奋进的速度,让通信兵在沐浴荣光中插上信息的翅膀,不断飞速前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