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网

军史场馆是保存、研究、展示党领导人民军队奋斗历程和伟大业绩的神圣殿堂。构建新时代军史场馆体系,加强传承红色基因、存史资政育人阵地建设,对于教育激励官兵铭记历史、不忘初心、赓续血脉,奋力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为配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充分发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功能,即日起,解放军报开设“传承红色基因  服务强军打赢——新时代军史场馆体系建设巡礼”专栏,介绍全军各级深入贯彻习主席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重要指示,打造红色展陈教育体系的新进展新成效,运用军史场馆深化学史铸魂、研史资战、传史续脉,教育激励官兵当好红色传人、建功强军事业的新气象新风貌。敬请关注。

武警山西总队数字史馆开辟红色展陈新阵地——

科技赋能铸牢强军之魂

■杜亚欣  解放军报记者  安普忠  特约记者  蔡  君

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峡谷里,八路军战士与日寇短兵相接展开白刃战……11月下旬,武警山西总队大同支队组织新兵参观数字史馆。点击“平型关大捷”链接,利用3D建模技术还原的战斗场景扑面而来,八路军将士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令官兵备受鼓舞。

某中队组织官兵参观总队数字史馆。王璞玉摄

“数字史馆打破时空限制,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深受官兵欢迎。”该总队政治工作部领导告诉记者,他们运用3D建模技术打造的数字史馆,官兵随时都能在中队网络学习室在线参观。如今,这座科技赋能的数字史馆,成为该总队官兵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

高空俯瞰,英雄广场、主体展厅、地形沙盘、主题雕塑呈“晋”字造型由北向南依次排开;近空凝视,地形沙盘上红星点点,20个经典战例发生地、14个革命先烈殉难地、8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布设其间……该数字史馆以“改革重塑”为展陈起点,共展陈图片5000余张、3D模型400余个、视频50余部、雕塑30余座等,运用多种手段全景展示总队及前身部队组建以来在党领导下建设发展的光辉历程。

一个个精心布设的展陈令人印象深刻,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让人热泪盈眶。“力量编成”展区,各支队呈方阵等待“检阅”,点击进入任一方阵,护旗手“面对面”介绍支队历史;“夯基固本”展区,晋中支队一本本“幸福账”以录音形式娓娓道来;“举旗铸魂”展区,链接了总队历年来开展的教育文化活动……

“把静态图片转化为动态视频,给重要事件链接时代背景。用3D建模技术还原大量历史场景,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该总队机动支队某中队郭龙飞对记者说,数字史馆已成为官兵学军史、忆传统、励斗志的重要阵地。

记者了解到,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总队充分发挥数字史馆优势,将参观数字史馆列为开展主题教育的一项内容,引导官兵不断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激发敢打必胜的血性斗志。

科技赋能、铸魂育人。该总队以“科技化、数字化、互动性”的方式讲述红色历史,旨在蹚出一条可复制、易借鉴的史馆创新路径,探索用历史富矿铸牢强军之魂的新思路。该总队数字史馆项目曾在武警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果交流会上进行展示。

查看全文+

【军史场馆·档案】

武警山西总队数字史馆是运用3D建模技术搭建的网络平台,设有室外广场、主体展馆、缅怀场所三部分。该数字史馆还原历史场景、增加交互功能、链接军地数据,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军史长廊激励航天员筑梦苍穹——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解放军报记者  王凌硕  通讯员  王继佳

“这一飞,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大幅提升……”在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陈冬在大队军史长廊,结合航天员历次飞行任务,与战友共话成就、畅谈感悟。

今年,航天员大队每次组织教育,都会在军史长廊开展学习交流;每次执行重大飞行任务,他们都要在这里举行出征仪式和凯旋归建仪式。

走进该大队军史长廊,记者看到多件珍贵展品: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的奖章;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大队”荣誉称号的锦旗;中宣部授予航天员群体“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奖章和证书……

该大队领导介绍,今年是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他们以此为契机,系统梳理了历次飞行任务中涌现的英雄模范、获得的荣誉奖励、发生的感人故事等,建成大队军史长廊。同时,为了让航天员能更好地受到熏陶感染,他们还采取立体式、浸润式的方式布展,设置“飞天英雄墙”“飞天文化墙”“英雄荣誉墙”等6个主题板块。

“大队军史长廊突出‘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这一主题,用英雄文化熏陶激励航天员时刻准备再立新功。”该大队领导说,“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这8个大字,从航天员大队成立之初就悬挂在门口,已成为航天员心中最厚重的印记。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他们把大队军史长廊作为学习党史、军史、队史的重要课堂,持续激励航天员问天筑梦、续写荣光。

“我们要珍视传承昔日荣光,不断续写新的辉煌。”前不久,在一场以“新时代航天员如何崇尚荣誉,迈向更深太空”为主题的讨论活动中,航天员纷纷在“飞天英雄墙”前畅谈心声。该大队领导告诉记者,航天员在这面特殊的荣誉墙前训练和学习,时刻准备为国争光、征战太空的使命感更加强烈。

上过太空的飞行手册、第一次“太空会师”的纪念封……近日,该大队专门开设一个展柜,陈列具有特殊意义的太空纪念品,激励全体航天员更加斗志昂扬地投入到新的训练中。

查看全文+

【军史场馆·档案】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军史长廊,分1个核心展厅、1个历史单元和6个主题板块,呈立体式、浸润式分布,融合优良传统、出征仪式、功勋荣誉等元素,突出飞天文化特色,记录了航天员为国出征、筑梦苍穹的辉煌历史。

驻香港部队某旅装步一连发挥连队荣誉室铸魂育人作用——

香江卫士铁心跟党走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刘  应

党员骨干为新战友讲述荣誉背后的故事。王  林摄

“96载风雨兼程,从井冈山到太行山,从黄土岭到香江畔,党叫去哪就去哪,党指到哪就打到哪,是我们这支英雄连队的胜战密码。”初冬时节,驻香港部队某旅装步一连荣誉室内,一场“学连史铸忠诚、担使命建新功”教育活动正在进行。该连中士谢明志结合自身学习感悟,讲述连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辉历程,引发战友共鸣。

荣誉室内,一面面战旗引人注目,一块块奖牌熠熠生辉,一个个英模故事感人肺腑。“连队诞生于秋收起义,是我军‘支部建在连上’最早的连队之一,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屡建奇功,被授予‘黄土岭功臣炮连’称号。”该连指导员介绍,“连队屡建新功,靠的正是一代代官兵铁心向党的忠诚基因。”

荣誉室里受教育,强军路上添动力。该连按照“围绕光荣历史深入学、集聚官兵智慧自主建”的思路,通过现地走访、查阅史料、模拟还原等方式,不断丰富连队荣誉室展品。如今,荣誉室已成为该连铸魂育人的重要课堂。

“当年黄土岭上,连队先辈凭借几门迫击炮,一举打出威名……”该连“晒传家宝、话荣誉史”活动现场,一级上士王金玉结合连队荣誉室展示的实物,向官兵讲述先辈铁心跟党走的革命故事。他告诉记者,连队依托荣誉室常态开展强军故事会、军史情景课等活动,坚持用红色养分补足官兵精神之钙,进一步加深官兵对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学习领悟,坚定铁心向党的忠诚信仰。

该连至今仍保持这样的传统:每逢新干部到任、新兵下连,连队都会组织他们到荣誉室学习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举行宣誓仪式,不断强固官兵坚决听党指挥、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念。

荣誉室内,展陈的一幅幅图片、播放的一个个视频都是该连铸魂育人的生动教材。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他们围绕“驻防特区,忠诚本色不能变”“肩负使命,入伍初心不能丢”“担当作为,如磐信念不能松”等一系列主题开展讨论交流。“驻港当兵为什么,轮换出港留什么”“作为新时代香江卫士,如何交上一份满意答卷”……讨论中,一个个发自心底的叩问,不断强化官兵忠诚履行使命的责任担当。

初心如磐,军魂永驻。近日,在上级组织的训练中,该连官兵聚焦实战课题开展研练,有效锤炼打赢本领。


查看全文+

【军史场馆·档案】

驻香港部队某旅装步一连荣誉室,设有“光荣历史”“神圣使命”“强军征程”“荣誉殿堂”等板块,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全方位呈现连队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新时代官兵奋斗强军的昂扬风貌。

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某汽车运输团一营一连荣誉室——

英雄汽车兵的“精神磁场”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通讯员  董一博  李东东

连队干部向新战士讲述展品三角木背后的故事。李  权摄

“在战场上,为避开敌机轰炸,我军车队一般在夜间闭灯驾驶,一旦被敌发现,就由一台‘党员突击车’驶离车队,打开车灯,吸引敌机火力……”11月上旬,一场党日活动在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某汽车运输团一营一连荣誉室展开,一连指导员为新党员讲述连队光荣战史和党员骨干冲锋在前的事迹。

“每当有新同志入党,都要到荣誉室接受精神洗礼。”连队干部告诉记者,他们认真梳理连队历史脉络,收集整理指挥旗、战地诀别书等实物,并把荣誉室当做连队党支部铸魂育人的鲜活课堂,用红色历史的丰富营养滋润官兵成长。

两年前,时任连长孟凡龙带队执行高原运输保障任务,途中翻越一座海拔超过5100米的高原达坂时,突遇暴雪。由于地面打滑,车队的头车不受控制地滑行。当时,整个车队车距不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孟凡龙来不及多想,拎起手边的三角木跳下车,快速将三角木塞进车轮下,头车停了下来。谈及此事,孟凡龙说:“危险时刻挺身而出,是每一名军人应该做的!”

一枚炮弹壳、一块三角木……这些展品默默述说着一连党员骨干的感人故事。荣誉墙上,“全军‘四铁’先进单位标兵”“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奖牌和锦旗,格外引人注目。这些荣誉是一连官兵在重大演习演练、运输保障等任务中不畏生死、冲锋在前的最好见证。

连队一支小分队即将外出执行任务。出发前,官兵来到连队荣誉室,重温英雄故事、感悟精神力量、汲取奋进动力。近年来,随着练兵备战持续深化、运输保障行动不断增多,一连官兵动态分散执行任务的特点愈发明显。每逢执行重大任务前,连队党支部都会把官兵集合到荣誉室,激励大家赓续红色传统,始终做到车行万里不迷向、兵撒高原心不散,筑起钢铁运输线。

查看全文+

【军史场馆·档案】

​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某汽车运输团一营一连荣誉室,围绕“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两条主线,设“峥嵘岁月史”“履行使命史”“保障打赢史”“连队荣誉史”“军车发展史”5个篇章,通过实物、照片、视频等形式,讲述该连组建以来的战斗故事,成为官兵赓续红色血脉的教育基地。

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连史馆记录光荣历史——

“军魂从这里发源”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通讯员  王  越  鲁渊博

“红一连”组织军号交接仪式。陈俊辉摄

“‘红一连’为什么这么红?红就红在对优良传统的永续传承上……”深秋时节,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连史馆内,一场“寻传统根·筑强军梦”主题党日活动正在进行。刚刚获评当月“优秀共产党员”的6名官兵身披绶带、胸戴红花,在“毛主席发展6名新党员”的主题雕塑前,与战友分享成长经历。

在“红一连”,类似仪式在连史馆内经常举行——每逢新兵下连、新排长定岗,都要在连史馆上第一堂传统课;每次执行大项任务,都要在这里组织战前动员。

随着连史馆解说员张浩的讲解,记者依次瞻仰了连队的6件“传家宝”:长征时期毛主席与连队官兵共进午餐的红菜盘;连队编入新四军后发扬战斗作风荣获的“百战百胜”战旗;“英雄司号员”李云桃使用过的冲锋号;参加辽西会战被授予的“英勇连”战旗;始于1954年记录的英模人物和英雄事迹;参加某次作战任务记载的详细作战经过……

该旅领导向记者介绍,部队调整移防到位后,他们首先遴选出一批了解连史、素质过硬的官兵,同步开展收集史料文物、实地走访老干部和档案馆、统筹整体布局等多项工作,最终确定了序厅、6个历史单元和1个专题单元的连史馆建设布局。

“在上河林战斗中,司号员李云桃冒着枪林弹雨,在右手被打断3根指头的情况下,忍着剧痛奋力吹响冲锋号……”驻足冲锋号的展台前,记者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令敌人胆寒的军号声不时在耳畔回响。

“作为有着90多年历史的红军连队,我们对学习党史、军史、连史的重要性有着尤为深刻的认识。”该连指导员介绍,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他们充分发挥连史馆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引导官兵不断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助力连队全面建设不断向上向好。

如今,军史场馆建成使用,不仅起到了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阵地作用,更推动了“史在馆中”向“史在心中”的转变。

“红一连”的光荣传统诞生于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学习连史、珍惜荣誉已经成为该连官兵的自觉行动。记者与官兵交流得知,对于如何更好地运用和维护连史馆,连队有着许多不成文的规定——连史馆从不锁门,官兵可随时参观;进入连史馆必须军容严整……

近段时间,该连正在严抓作风纪律养成,一名战士因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出现工作失误。这一情况被连队通报批评后,其所在党小组自发到连史馆召开党小组会,对照连队光荣传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官兵在弘扬传统中进步,连队在弘扬传统中发展。这些年来,“红一连”被中央军委授予“党支部建设模范连”荣誉称号,连队党支部先后8次被表彰为全国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

查看全文+

【军史场馆·档案】

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连史馆,分为序厅、6个历史单元和1个专题单元。连史馆展品以场景复原、电子沙盘、视频影像、半景画等手段进行展陈,是军地开展红色传统教育的一张特色名片。

东部战区海军某支队军史长廊突出传承战斗基因——

辉煌战史砥砺血性胆气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特约记者  徐  巍  通讯员  刘礼鹏

该支队官兵在海战官兵群像纪念雕塑前宣誓。李  眺摄

深秋,八闽大地山峦含黛、层林尽染。

“听党话、跟党走,扛红旗、在前哨,打头阵、当尖刀,海上先锋打得好,狭路相逢我必胜……”近日,记者走进东部战区海军某支队“猛虎先锋”军史长廊,耳边传来雄壮的《海上先锋之歌》。数十名新兵站在海战官兵群像纪念雕塑前,追忆先辈事迹,感悟光荣传统。

漫步在军史长廊,该支队参加的一场场战役战斗让人热血涌动:万山海战、“八六”海战、崇武以东海战等140余场战役战斗,其首创的人民海军“小艇打大舰”“海上拼刺刀”经典战例,更是铸就了享誉全军的“海上猛虎精神”和“海上先锋精神”。

“‘海上猛虎’‘海上先锋’是支队的精神标识,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该支队领导告诉记者,军史长廊建成后,这里成为官兵缅怀英雄业绩、接受精神洗礼的课堂。他们还定期邀请参战老英雄来到这里讲战史、话国防,传承人民海军的战斗基因。

拾级而上,便来到“海上猛虎艇”荣誉室。一战成名、二次移防、三轮换装、四代传承、五度出征、六建功勋……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无声讲述着一代代“猛虎艇”官兵听党指挥、矢志强军的奋斗故事。

荣誉室陈列着一件特殊展品——一张战前血书。这份血书的主人,是在崇武以东海战中荣立三等功的信号兵杨进兴。

“为表达必胜的信念,杨进兴咬破手指写下血书。时间紧迫,他来不及交给党支部,就夹在笔记本里……”大学生士兵、讲解员熊佳静在讲述血书背后的故事时说,“时代变了,对党绝对忠诚的品格不能变,敢打必胜的信念不能变。我们要‘做一颗有灵魂的子弹’,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

记者了解到,该支队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挖红色富矿,组织官兵重温战史、唱响战歌、讴歌战将,广泛开展“赓续传统、再立新功”群众性讨论,引导官兵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敢打敢拼的精神力量。

前不久,该支队数艘舰艇组成编队展开实兵实弹对抗演练。官兵士气高昂,围绕重难点课题积极展开研练攻关,探索新战法。

查看全文+

【军史场馆·档案】

作为全军军史长廊建设试点单位,东部战区海军某支队军史长廊以“海上先锋艇”“海上猛虎艇”及钢铁战士麦贤得、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等英模单位和英模人物的光辉事迹为主线,聚焦使命、荣誉、强军3个主题,分为战史、战功、战将、战魂4个篇章,突出传承战斗基因,以战史为教材、以战迹为课堂,让红色基因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中部战区空军某旅“模范地空导弹营”荣誉室——

荣誉之光照亮奋进征程

■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特约通讯员  高思峰  朱姜海

官兵参观“模范地空导弹营”荣誉室。赵胜之摄

中部战区空军某旅“模范地空导弹营”荣誉室内,两面旗帜鲜艳夺目。其中一面是习主席2022年颁授的“模范地空导弹营”荣誉奖旗,另一面是1964年国防部授予的“英雄营”战旗。

两面旗帜所处的展厅,顶部正中嵌着一颗大大的红五角星,在它的四周围绕着248颗小五角星,代表该营历次战斗中涌现的248名一等功臣。

崇尚荣誉,是这支英雄部队的精神特质。2018年,该营重新修建荣誉室,筹备小组分头寻访、到档案馆搜集散落史料。“寻访过程中,有的老前辈把珍藏多年的战斗总结和训练心得交给我们;有的老前辈身体状况欠佳,但讲起当年经历仍慷慨激昂……”谈起当时的情景,二级军士长宋县宾记忆犹新。

“重修荣誉室,是对我们营战史战例的一次深度学习。”宋县宾介绍,在形成展陈大纲过程中,他们系统梳理营“思想红、技术精、作风硬”优良传统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制作完成以95个真实故事为原型的《传承谱》。

在该营组建纪念日当天,第3任营长陈辉亭和现任营长共同为修葺一新的荣誉室揭牌。同时,该营还邀请百余名老兵回到营区,与官兵一道讲战史、忆传统、话忠诚。

“当年我们转战山地、丛林、戈壁,为保证随时投入战斗,遇到节假日,只能在听得见战斗警报的范围内活动……”被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授予“最美退役军人”称号的吴洪甫老人,手指着电子沙盘里的一处标记,难掩内心激动。这座沙盘上,红色光带串联起该营转战的29处阵地,黄色光带显示部队组建至今执行重大任务的轨迹……

梳理战斗历程、探寻制胜机理……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荣誉室成了该营党委组织战史战例学习,激励官兵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生动课堂。

“讲光荣战史既要分享胜利,更要复盘总结失利……”在一次“战史告诉我们什么”主题讨论活动中,官兵在一张“地导部队历次战斗结果统计表”前展开交流。宋县宾告诉记者,如今每次执行任务前,很多战友都会到荣誉室感受先辈荣光、汲取奋进力量。

11月上旬,该营执行完任务归建,官兵将导弹成功发射后留下的弹筒保护盖碎片带回荣誉室,同时在解说词中增添新内容——“比记载荣誉更重要的,是赢得新的荣誉。我们将不断突破,书写新的辉煌!”

查看全文+

【军史场馆·档案】

中部战区空军某旅“模范地空导弹营”荣誉室,设置序厅和主展厅两个部分,通过历史脉络线和精神文化线两条主线,展陈装备模型、电子沙盘、微缩场景、主题图板共700余件,记录了该营两度被授予荣誉称号、先后多次击落敌机、历次接受检阅等光荣事迹。

武警山西总队数字史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军史长廊

驻香港部队某旅装步一连发挥连队荣誉室

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某汽车运输团一营一连荣誉室

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连史馆

东部战区海军某支队军史长廊

中部战区空军某旅“模范地空导弹营”荣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