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一带一路”十周年观察丨架起“金桥”通远方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刘英 责任编辑:孙智英
2023-10-07 07:05:01

架起“金桥”通远方

■刘英

10年来,资金融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多主体、深层次、宽网络的“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逐步形成,仿佛一座座“金桥”架起,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向前发展。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一带一路”倡议的走深走实离不开资金的有力支持。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资金融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合力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格局。其中,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都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为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了资金渠道。与此同时,国际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人民银行与世界银行集团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以及泛美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联合融资支持项目超过一百个。包括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等上百个基金平台也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之中。

融资支持并不是简单地提供资金,还需要推进金融规则和标准体系建设,兼顾债务可持续性。为构建高质量、可持续的“一带一路”融资体系,中国财政部与多国财政部门核准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共同采取行动,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融资体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中国还发布了《“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提高债务管理水平,促进可持续融资,实现可持续、包容性增长。

资金融通不仅有力保障了共建国家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还推动了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加速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不仅有移动支付走出去,更有跨境支付系统的建设。我国在全球五大洲的清结算中心加快建设,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在17个共建国家建立了人民币的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参与机构和业务量稳步提升。“一带一路”金融监管合作也在不断加强,织密金融安全网并建立区域高效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金融危机管理和处置框架,提高共同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

资金融通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构建全球金融治理新格局贡献力量。10年来,中国不仅搭建融资合作平台,为资金融通提供保障,还积极帮助有关国家完善金融体系、优化金融环境,为其参与国际金融体系创造条件。这对于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确保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平等享有发展机遇和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金融赋能,丝路开花。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全球发展事业面临严峻形势的当下,“一带一路”通过为共建国家提供主体多元、渠道多样、模式创新的多层次投融资,加快推进“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建设,为共建国家解决发展的难题。未来,资金融通将继续助力以发展为导向的“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和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澎湃动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