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报喜不报忧”的调研,应该怎么破?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作者:木棉 责任编辑:郭妍菲
2023-04-19 07:52:22

日前,一名部委干部的调研经历,引发网络围观:“到基层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沿预定线路走马观花地看,只见村村有产业,发展很喜人。后来不打招呼,直接和合作社成员深入长谈,种植跟风、销路不广等问题才一一浮出水面”。

人们对这样的现象深恶痛绝。走出办公室,大兴调研之风,这类工作如能做好,群众的急难愁盼将得到大力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也将迎来突破。但一些干部将基层存在的尖锐问题当做“烫手山芋”,避之唯恐不及,在提交调研报告时,记录成绩锦上添花,谈到问题轻描淡写,甚至报喜不报忧,把说实话当做找麻烦。

是什么让调研结果加上了“美颜”的滤镜?有的干部官僚思想作祟,认为过多关注基层存在的问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影响自己的升迁;有的迫于政绩考核的压力,忽略基层存在的问题,只看重工作完成情况;有的存在懒政思维,认为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深入了解基层,于是习惯了夸大成绩、轻描问题来应付上级;还有的实际工作能力不足,缺乏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导致无法深入基层,只能做表面功夫……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报喜不报忧”的怪象。

然而,“喜”和“忧”并非绝对对立。只看到“喜”,看不到“忧”,无异于把脉问诊时,掩盖了病情,忽视了病根,延误了医治,是一种潜在的“忧”。相反,直面问题,在“忧”中发掘“喜”的契机,就能转忧为喜。习主席在正定工作时,上任伊始就下乡调研,开了不少座谈会,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落。他了解到,正定是“农业学大寨”先进县,每年粮食征购7600万斤,全国各地都来参观学习,没有人提出异议。但是农民一年的人均收入只有148元,因为吃不饱,经常偷着去外县换山药干吃,回来交征购。他敏锐地发现,粮食交的越多,群众的生活水平越低。有人提醒他,反映问题,可能会犯错误。但他还是实事求是地给中央写了信,经过调查核实,上级决定减少正定的征购数量,加上种植结构的调整,农民人均收入涨到了400多元,一年就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打破报喜不报忧的调研,关键在于摆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初心。“为自己考虑多了,就会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越来越远。”有了这个思想基础,调研也就瞄准了群众所“忧”。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就热衷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调研发现问题,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在视察白云鄂博时,他到蒙古包中同牧业社社长和生产队长谈话,在新疆,他到毡包中看望牧民。朱德向干部群众常讲:“你们在生产第一线工作,了解情况多,要向上边反映真实情况,要讲老实话,不要报喜不报忧。”朱德真诚的态度,为民办实事的初心,让很多群众敢于在他面前反映问题,这也是其了解到基层真实情况的原因。

打破报喜不报忧的调研,还要涵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习主席曾就调查研究写过两副春联:“求客观实际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深化理论武装求真谛,深入调查研究重实际”。他是这样写,也是如此做的。在浙江工作时,他到温州、台州等地反复调研,提出了再造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的一系列举措。其中无一不是基于实地考察、现实情况,既看到地区优势、又聚焦补齐短板。这些调研,为后期形成“八八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领导干部唯有破除小格局,厘清调查中“喜”和“忧”的关系,从成绩中总结经验,从问题中寻找出路,卸下个人得失的包袱,练就解决问题的才干,才能真正为民解实忧。